电网关键线路辨识与安全预防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网的大规模互联已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系统的网络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在大规模网络上快速、准确和稳定地辨识电网的关键线路,对得出的关键线路进行了理论验证与对比,并提出了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措施,进而预防和避免大停电事故的发生。首先,基于电网潮流分布熵和线路潮流转移熵构建了电网关键线路辨识模型。综合考虑系统中发电机节点、负荷节点、线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针对前两者的负荷冲击影响获取电网潮流分布熵,针对线路的投切获取系统的潮流转移熵,并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理论构建了电力系统孤岛搜索和处理模型,通过对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分析,确定了系统的关键线路。然后,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构建了电网关键线路验证模型。主要采用自组织临界理论的幂律特性判断系统是否达到自组织临界态,对幂律特性中的因变量进行了对比和选取,以总负荷损失作为该因变量,并引入保护隐性故障、切负荷处理方法构建了系统快动态过程仿真,通过对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和统计分析验证了辨识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基于灵敏度分析构建了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模型。分析了节点对线路功率调整方向的相关性,综合灵敏度、潮流熵和节点自身功率水平提出节点功率调整指标,根据节点功率调整指标以及节点类型形成功率调整节点集和功率平衡节点集,通过多轮次系统功率调整实现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IEEE 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解除线路过负荷威胁,提高电网全局运行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
期刊
小电流接地系统又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因供电可靠、运行稳定等诸多优点在众多国家、地区的配电网中得到运用。实际运行中总结发现,这一系统发生最多的就是单相接地故障,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针对这一问题,各种专门用来解决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和选线的装置产品在80年代就陆续开始进入市场并得到推广运用。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是以工业控制机为核心技术的此类装置,有些同时配置串联的小电阻以进行故障选线操作,这类产品的
班级是学校中最基层的组织承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实施者承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承讲求策略承方法得当承班级管理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承班主任工作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考察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教育情况,同时探讨该项目对我国生命科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分析CUSBEA
新生代员工,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并步入职场的年轻员工,泛指80后、90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鲜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力军.
期刊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信息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企业在社会发展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市场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随着江西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的农业型结构转向农业、工业并重,齐头发展的格局。负荷的不断增长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然导致电网无功需求的不断变化,然而江西电网原有的电压无功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电网无功电压的调节需要。本文结合江西电网的实际,重点研究如何在满足电压、功率等系统约束条件下,减小模型规模、简化计算过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的问题。本文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另辟
随着经济发展,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大停电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电力部门对恢复控制(黑启动)的管理也从主要依靠个人经验转变到制定各种导则使之规范化、程序化。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跨区互联,甚至全国互联的局面已基本形成。电网互联满足了用户对电力的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但其网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强烈,局部系统的故障可能酿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甚至导致整个系统
当地磁感应电流(GIC)经由接地中性点流入变压器时,变压器会出现直流偏磁,向系统注入大量的谐波,特别是低次谐波。这些谐波在换流器两侧传递。当系统对某几次谐波存在谐振点时,交流母线电压便会产生严重畸变;对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本文对各种不同结构的变压器在GIC造成的直流偏磁条件下所产生的谐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这些谐波在换流器两侧传递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并联谐振及换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