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英译的审美艺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大潮下,中国典籍已成为中西文化广泛交流中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典籍英译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有着特殊的意义。翻译美学以语言审美为基线,奉循“翻译为体,美学为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翻译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本特征,以及翻译中审美表现的运作机制,在文化沟通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翻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奠基性文本。千年以来,以其无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及精深博大的思想内涵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及领悟其哲学真谛,并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老学瑰景。《道德经》具有颇高的哲学价值,且蕴含丰富的美质。其语言具有音韵和谐、简洁凝练、庄严肃穆、意蕴幽深等美学特色。目前学界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多专注于主观评论、翻译技巧、译者主体、文化内涵等层面。本文拟以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为依据,以辜正坤和亚瑟·韦利中外两大译家的《道德经》英译本,以及由陈鼓应主编的《老子今注今译》为语料,开展系统性的研究。1)挖掘作为翻译审美客体的《道德经》的两个英译本在语言结构和超文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原文的美质;2)对比分析辜正坤和亚瑟·韦利在英译《道德经》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意识的内在联系与差异;3)探讨动态模仿和审美移情作为审美表现的两种重要手段在《道德经》英译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表明:1)《道德经》的英译中蕴含语言结构如语音、词汇等层面的美质,及超文本如情感、意象和意境等层面的美质;2)在《道德经》的英译过程中,辜正坤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审美意识,其译文更为有效地传递了《道德经》原文中的美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译者各赋其独特的审美意识:辜正坤很大程度上追求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折中美,亚瑟·韦利则更多地表现出其本民族语言的理性美。然而两者的审美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内在共性;3)动态模仿是语言结构层面审美表现中典型的手段,审美移情则是超文本层面审美表现中不可或缺的手法,但必须基于微观层面的动态模仿。该研究论证了翻译美学理论在典籍英译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为该领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水稻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大面积种植,在保证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优化水稻栽培技术,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合理施肥。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经验,简要介绍了水稻的需肥
从5个方面举例说明等效电源模型在解题中的应用.
<正>引言2017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首批367名员额法官宣誓仪式,标志着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全国法院全面落实。~①至此,全国各级法院共遴选出12万余名员额法官,与改革前相比
会议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按照“一带、五支点、多平台”的战略布局,继续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全面推进互联互通,促进各类开放平台和开发开放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拓展深化与
报纸
昨天是中秋佳节,也是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采访获悉,三天假期期间,扬城各大景点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幅明显。市旅游局相关人士表示,“浓浓的民俗文化味”是扬州旅游制胜
报纸
所谓林业基层统计工作是指各分场以及分场以下的作业区或个人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林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林业统计
以常德安乡石龟山大桥项目为例,通过对深水钢板桩围堰"先支后抽"施工过程进行设计和验算,得到如下结论:钢板桩围堰施工具有工期短、造价低、可反复利用等明显优势,采用"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