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基软磁非晶合金的晶化、结构和磁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tl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了三种系列Co基软磁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组织结构以及相应软磁性能变化,这三种系列合金分别是:Co<,75-x>Fe<,x>Nb<,5>Si<,12>B<,8>系列、Co<,69-x>Fe<,x>Nb<,6>Si<,15>B<,10>系列和CoFeMoSiB系列.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非晶薄带,通过DTA、DSC、XRD、磁致伸缩系数测量仪、铁芯测试仪和静态磁性测量仪等实验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三种系列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构和磁性能的变化,实验所得结果如下:对于Co<,75-x>Fe<,x>Nb<,5>Si<,12>B<,8>系列合金:非晶态合金的DTA曲线上都有两个晶化峰,且峰值间相距较远,在晶化时有两次晶化物的析出过程,且随着Co含量的降低,晶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通过磁致伸缩的测量得知,这种反常是由于部分α-Fe(Co)固溶体中的Co含量变化而使合金总的磁致伸缩系数λ变化所致.此系列合金在退火形成纳米晶时的软磁性能没有淬态时好.对于Co<,69-x>Fe<,x>Nb<,6>Si<,15>B<,10>系列合金:非晶态合金的DTA曲线上只有一个明显的晶化峰,随着Co含量的降低此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合金系列的初始晶化温度都很高,约在590~620℃之间,说明合金系列有很好的高温非晶结构稳定性.通过Co<,51>Fe<,18>Nb<,6>Si<,15>B<,10>合金XRD测量发现,晶化初期,非晶的基体上析出单一bcc结构的α-Fe(Co)固溶体,并且在很大的温度区间内,即直到580℃合金一直保持这种单一晶相结构.对于CoFeMoSiB系列合金:此系列非晶态合金的DTA曲线上有两个以上的晶化峰,且第一峰比较尖锐,说明在晶化时有大量热同时析出.对Co<,66>Fe<,4>Mo<,2>Si<,16>B<,12>合金的X-ray衍射谱分析可得:此合金在460℃下退火时,仍保持非晶态,在480℃以上退火时,合金有多种化合物同时析出,说明合金不能析出单一的晶化相,此合金在460℃退火的非晶态下得到最佳软磁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优异,在发光设备、显像材料和传感器等领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稀土发光配合物已经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与不足。针对这一现状,人们一方面研究性能更出色的新型稀土发光配合物,另一方面通过将稀土发光配合物与高分子材料复合的方法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本文一方面制备了较传统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并用原位反应法和静电纺丝法将其与橡胶基体复合制备了稀土/橡
催化氧化技术在彻底降解挥发性有机废气方面具有反应温度低、热能消耗少等突出的优点.利用催化氧化技术降解大气中的有机废气污染物,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制备高效、性能优良
由于具备节能、寿命长、环保无污染、轻质及效率高等众多优势,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已经广泛应用于固态照明和显示领域。当前,工艺成熟度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荧光转换技术仍然是制造WLED的主流方式。传统的荧光粉涂覆工艺是将荧光粉与透明封装树脂的混合物直接滴涂在LED芯片表面上,荧光粉与芯片的紧密接触会造成约60%的入射蓝光被直接后散射回芯片吸收掉,导致光损严重;此外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不断积聚并
马铃薯羧甲基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工业部门.它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新途径,具有冷水溶解性好、冻融稳定性好以及溶液粘度高等优点.该文采用溶媒
碳/碳(C/C)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空天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但是在高温有氧环境下,C/C复合材料会发生快速氧化,这一缺点限制了其在空天飞行器等
棉织物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穿着舒适等优点,但也存在易起皱的麻烦,并且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对这类织物进行抗皱抗菌整理.目前,棉织物使用的抗皱整理剂大多为N-
北大西洋涛动(NAO)是北大西洋地区最重要的大气环流模态,表现为两个活动中心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的跷跷板式振荡。当NAO处于正位相时,亚速尔高压增强,冰岛低压加深;而当NAO处于
期刊
本项研究从材料的物理、化学设计出发,综合考虑介电常数、电导率、介电损耗等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选用了具有层状结构的钠基蒙脱土为基体,具有高介电常数低电导率的TiO2、高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