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腹腔与经腹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对气道峰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腹腔镜手术气腹引起肿瘤转移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原因与机理不明。本研究通过观察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开放手术与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对全麻插管病人气道压峰值的影响及可能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开放与腔镜手术病人,其中经腹入路手术为胃肠道手术及胆道手术,采取仰卧位;经后腹腔入路手术为肾上腺、肾及输尿管手术,采取侧卧位;共分成经腹腔腹腔镜手术组(TPL组)、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组(RPL组)、经腹手术组(TPO组)和经后腹腔手术组(RPO组)。控制插管型号为6.5~7.5,吸呼比:1:2,潮气量:500~550ml,呼吸频率:12次/分,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为10~15mmHg,排除肺功能明显受限、心功能异常病例。于麻醉插管后2min、建立气腹/开腹后30min、关气腹/关闭腹腔后2min记录相应气道压力峰值(Ppeak);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气腹压力、插管型号等情况。比较四组间Ppeak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变化并与临床数据做统计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88例,平均年龄55.4±14.7岁,男女比例:102:86。TPL组53例,RPL组43例,TPO组52例,RPO组40例。TPL组术前、术中、术后Ppeak分别为:14.9±1.8 cmH2O,20.1±2.3 cmH2O,14.4±1.9 cmH2O,平均年龄46.9±17.0岁,男女比例:26:27,BMI为22.8±3.1 kg/m2;RPL组术前、术中、术后Ppeak分别为:14.4±2.8 cmH2O,22.4±2.8 cmH2O,14.3±2.6 cmH2O,平均年龄56.9±10.8岁,男女比例:28:15,BMI为23.0±3.1 kg/m2;TPO组术前、术中、术后Ppeak分别为:14.2±2.2 cmH2O,14.5±2.3 cmH2O,14.3±2.3 cmH2O,平均年龄61.3±10.9岁,男女比例:29:23,BMI为22.0±2.8 kg/m2;RPO组术前、术中、术后Ppeak分别为:14.1±1.8 cmH2O,15.3±1.7 cmH2O,14.2±1.7 cmH2O,平均年龄57.5±14.8岁,男女比例:19:21,BMI为22.2±3.9 kg/m2。TPO、RPO组术前、术中、术后Ppeak无明显改变(P>0.05)。TPL组术中Ppeak相较TPO组、RPL组术中Ppeak相较RPO组均明显升高(P<0.05)。RPL组术前Ppeak相较TPL组、RPO组术前Ppeak较TPO组无明显差异(P>0.05)。RPL组术中Ppeak改变较TPL组明显(P<0.05),RPL组术中Ppeak改变较RPO组明显(P<0.05),TPL组术中Ppeak改变较TPO组明显(P<0.05)。  结论:  气腹对经腹和经后腹腔手术气道压力峰值改变均较开放手术明显,而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对气道压力峰值的影响较经腹腔腹腔镜手术明显。正常情况下,后腹腔压力小于7.35mmHg,气腹时胸腔、腹腔、后腹腔的三腔压力增加,达到10-15mmHg甚至更高,压力传导至胸腹壁促进胸腹壁淋巴回流加速,或会加速淋巴管内肿瘤微转移灶的转移。临床上,外科手术时选择腹腔镜或开放手术、经腹腔或者后腹腔入路,应结合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特征情况综合考虑。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驱动压(ΔP=V T/CR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作用,及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肺损伤评分(LIS)等传统参数的相关性。 
针对黄岛发电厂1号机励磁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技术改造方案,并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采用微机励磁调节器及全静态励磁方式实施技术改造将成为首选方案。 Accord
目的:  药物治疗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方法,故此如何正确选择药物治疗十分重要。单药为新诊断癫痫患者初始治疗公认的推荐措施,但是初始单药治疗失败后采取替换还是添加治疗仍旧存
针对国内电力调度系统多采用集中型结构微机远动装置的敝端,提出分布式微机远动装置的方案,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各部分组成和工作原理。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domesti
目的:  了解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分析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防护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探讨临床带教教师职业防护及职业防护知信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 E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死亡率在肿瘤相关疾病中位列第六位,根据2009年统计结果,在中国食管癌死亡率位列第四。食管癌包括两大病理类型:食管鳞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