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山湾羊场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渣尔泰山中-新元古代裂谷带东段,是与白垩纪构造活动有关的火山热液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 在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中,选取火山岩样品并依据异常高低和岩性分类,通过相关性及R型聚类分析得出高异常及矿体处的元素组合为Cu-Pb-Zn-Mo、Sb-W-As和Ag-Au-Bi。以此结论为基础,对流纹岩、流纹斑岩和高于背景值的样品进行因子分析,分别得出其主要因子元素组合,并绘制其因子得分图,用于与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结合进行矿区的成矿预测。 在矿床原生晕特征的研究中,通过对采集的原生晕样品归纳计算,绘制出沿岩体方向平面等值线图和纵向50m和100m深处的平面等值线图,并利用定量化计算出研究区矿床垂向分带序列为Sb-Ag-Au-As-W-Pb-Bi-Zn-Mo-Cu。纵向分带序列为Ag-Au-W-Sb-Cu-As-Bi-Zn-Mo-Pb。Au和Ag主要成矿元素都位列在各个分带序列的前端,可以认为其矿体在垂向上受到剥蚀程度较大,并向西南方向延伸。 最终,结合土壤测量得出的结论和矿床原生晕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总结出矿区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对矿区进行深部和地表成矿预测。矿体深部,发现其在西南的钻孔中尾晕元素出现在分带序列的上部,前缘晕元素出现在分带序列的尾部,其反分带特征明显,结合等值线图,发现其向深部和向西南方向主成矿元素Ag并未闭合且面积较大,从而认为具备深部成矿的可能。在地表处,高异常区域样品的因子分析所获得的因子元素组合与矿体的纵向分带序列分布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3个主要因子分别位于分带序列的后部、中部、前部,因而根据因子得分图所圈定的异常区域叠加在一起,以在分带序列的位置为依据圈定出4处具备较高成矿可能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