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er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表现为环境破坏的普遍化,还表现为环境资源日益匮乏和枯竭;日趋社会化的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到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更危及到未来的可持续生存。在这一危机四伏的状况下,研究“环境资源作代际储存”,意在于达成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存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的共识,促进人、地球生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共生,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环境资源代际储存”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能获得实践定位,首先需要进行社会认知的重建,因而,对其展开实践论的认知研究则成为必需。从实践认知论角度来探讨“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际上是对环境资源问题与代际储存问题进行整合研究,这一整合研究亦可表述为对人与环境的可持续生存和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可持续生存问题进行整合认知和整合实践设计研究。本文从伦理角度切入,对如上整合内容予以尝试性探讨。全文共三章:第一章“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诉求”首先审视“环境资源”概念,考察环境资源的生成及功能、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无限度开发如何催生环境资源意识的社会化,以及环境资源意识怎样孕育生成环境资源代际储存观念。然后释义“环境资源代际储存”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从“环境意识”到“环境资源认知”再到“环境资源代际储存观念”之内在伦理理念的演变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伦理实践诉求。第二章“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认知构建”承续第一章内容,以环境资源代际储存之自身伦理诉求为逻辑起点,尝试构建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认知导向。首先检讨工业社会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存在观、科学主义物质幸福观以及机械论的二元世界观,构建“人、生命、自然”共生的存在观和生态整体的认知论。然后论证并确立后代人的人权地位,构建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代际平等原理。在代际平等伦理原理规范下,永续发展、限度生存和普遍正义,此三者分别构成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伦理目标原则、伦理规范原则、伦理评价原则。第三章“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施的伦理引导规范”,以代际平等为导向、以永续发展、限度生存、普遍正义为基本规范,探讨环境资源代际储存战略实施的首要前提、基本路径和行动方式,构建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社会行动准则,探讨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施的规范系统。在此基础上,从人口战略、生境制度以及科教、经济和消费方式等五个方面考察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实施的社会途径和宏观方法。
其他文献
介绍了以UG软件为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面向对象技术,利用VC++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开发汽轮机隔板参数化设计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介绍的方法及开发的软件系统已用于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D-PMSG)系统无变速箱,效率高,稳定性好,能获得质量较好的电能,通过变换器与电网相连,可灵活控制系统的电压和频率,能够对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相对独立
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分析了高校信息电子传统实验教学现状及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说明了信息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在虚拟仿真实验
转型社会视域下,高度媒介化的传播生态使得微媒介动员日渐成为公共事件的增效器,与此同时,媒介动员体又呈现出破碎化现象。以南昌“象湖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事件发生地的实地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双因素交互实验,研究多种营养因子对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和芽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Mn^2+、Mg^2+对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菌体生长和
<正> B-ISG(Belt-drivenIntegrated StartedGenerator)技术采用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一体化,对现有汽车动力总成结构改动尽量小,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排放等各方面的指标。这
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动车组制造企业在国家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引领作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自2004年开始,我国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规划,完成了高速动车组的
背景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是指心衰(heart failure,HF)症状和体征快速发作或改变,必须立即予以救治的紧急状态[1]。大多数情况下,急性心衰可能是心衰的最
大迁徙作为中国历史上为人所关注的社会现象,存在于中国的历朝历代,不管迁徙的目的是什么,都伴随着来自情感、现实矛盾、生活困境和社会问题等其他内容。纪录片工作者聚焦于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计算机尚未普遍应用于政府机关日常工作,致使当时形成的一些登记个人基本情况的民生档案绝大多数都是手写体,这些登记表包括招工名册、招收新职工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