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协同研发的核心就是运用数字技术及高速网络将产品研制全过程的业务活动、信息、资源等高度集成为一个协同工作环境,使得分布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全供应链上的合作方并行协同完成产品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加工制造、使用维护等全寿命周期的工作并共享产品所有数据,以达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协同研发对促进组织结构变革、研发模式转变发挥着助推器和使能器的作用,从而提升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航空发动机研制由于其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研制风险高、耗费资金多、协作领域广,是一个涉及专业学科多、产业链全、供应链长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当前,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就必须以世界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机构研发管理模式为标杆,建立我国航空发动机全业务流程、全价值链高效协同的数字化研发管理体系,形成航空发动机协同研制管理模式,支撑航空发动机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航空发动机产业跨越式发展,助推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和国防力量的提升。本文通过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全球广泛应用的趋势和国家“两化融合”战略在国家高新技术层面的要求,结合A研究院承担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业务管理模式的现状,针对设计与制造两个独立的组织如何高效地开展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提出了基于网络构建统一工作平台的协同研发管理模式,设计了协同研制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组织架构。目的是建立一个组织虚拟化、协同网络化、业务流程化、数据模型化、标准通用化的航空发动机协同研发管理模式,助推航空发动机研发技术创新,缩短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研制质量。本文提出的数字化协同研发管理模式,不仅对A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制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建立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自主协同研发体系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