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医学疼痛指数中,分娩痛仅次于烧灼伤痛而位居第二。过度疼痛对母胎均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是造成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一个主要原因。分娩镇痛对广大产妇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且在国内开展的历史已逾六十余年,可惜研究表明即使在一线城市,分娩镇痛率仍不足10%。究其原因,除了传统观念局限、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人员短缺等之外,其实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其对母婴的影响。腰-硬联合阻滞是临床上主要的分娩镇痛方式,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等优点,不足在于容易引起产时发热。当孕妇出现产时发热,尤其是高热时,可能导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亟需对腰-硬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其引起产时发热的相关因素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从而实现真正的无痛安全分娩。研究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对分娩过程及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分娩镇痛后产时发热对分娩过程及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引起产时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分娩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共242例为镇痛组;确立同一时期非分娩镇痛产妇242例为非镇痛组。其中镇痛组根据是否产时发热,划分发热组82例、无发热组160例。比较各组间对产程及分娩方式、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发热相关原因。研究结果镇痛组与非镇痛组相比,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延长(P<0.05);催产素应用率、会阴侧切率、产时发热率均增高(P<0.05);两组间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组新生儿窒息率与非镇痛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转科率明显高于非镇痛组(P<0.05)。发热组与无发热组相比,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延长(P<0.05),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增加且产后出血量增加(P<0.05);新生儿转科率亦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镇痛前基础体温和分娩镇痛后产程时间是产时发热的高危因素(OR>1.0,P<0.05)。结论1.实施分娩镇痛虽然可能会延长产程、增加产时发热风险和会阴侧切比率,但其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妇的健康均无显著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分娩镇痛可增加新生儿转科率,可能与镇痛组产时发热比率增高有关。2.实施分娩镇痛后出现产时发热的产妇,产程时间可延长、剖宫产率增加,同时可伴有出血量增加的风险;并可增加新生儿转科率。需积极处理产时发热以避免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3.分娩镇痛产妇的产时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镇痛前基础体温和分娩镇痛后产程时间。避免分娩镇痛后产程过度延长;对分娩镇痛初始体温较高者严密监护、积极处理,是避免产时发热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