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GABOR滤波的掌纹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安全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生物识别技术以其特有的稳定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掌纹识别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因具有采样简单、图像信息丰富、用户接受程度高、不易伪造、受噪声干扰小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掌纹识别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阶段。本文以掌纹图像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掌纹图像的特征提取做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现有的3种掌纹图像的定位分割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各种算法的性能,并选择基于形态学算子的定位分割算法在仿真实验中实现;2、提出了基于Gabor小波和2-DPCA&PCA的掌纹识别方法。与基于Gabor小波和PCA算法不同的是,该算法采用2-DPCA与PCA相结合的方式对Gabor小波变换结果进行降维,提取幅度特征。采用欧氏距离匹配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身份识别和身份确认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基于Gabor小波和PCA的掌纹识别算法;3、采用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的二维Log-Gabor滤波器构造了二维正交Log-Gabor滤波器,提取掌纹图像的正交相位特征。采用Hamming距离匹配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匹配。这种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同的光照条件对掌纹图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识别精度远远高于基于二维Gabor滤波的掌纹识别算法;4、构造了具有N个不同方向信息的二维混合Log-Gabor滤波器,提取掌纹图像的混合相位信息。采用Hamming距离匹配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使得掌纹识别精度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自动化的时代。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变得越来越短暂。因此,一款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的手机应用程序的需求
与经典信息论的编码类似,量子码的工作也是以特定方式编码量子状态,使其能够抵消噪声的干扰,从而可靠地进行量子信息处理。构造量子纠错码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它所含有的量子纠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提高,传统的维护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建设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在分析了徐州电信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
随着LTE多频多模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要求在2G、3G模式基础上支持LTE模式,并实现国际漫游的工作频段,因此频段总量接近40个。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支持如此多的标准和频段所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