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门长桁蒙皮连接界面失效全过程仿真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接技术是复合材料的重要连接技术,依靠其优良的粘接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尽管胶接技术展现出多重突出优势,但由于构建胶接结构的层合板物理性能差异较大、胶层界面的损伤行为复杂,人们难以对其极限承载能力、损伤扩展规律和结构可靠性等进行充分研究,胶接结构在工程实践中一般被应用于弱承载结构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能。在复合材料胶接结构中,粘接界面的性质对于材料和结构的整体性能、极限承载能力和损伤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界面损伤起始、演化和破坏过程,对准确评估材料和结构性能及其后续的设计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对内聚力模型的本构关系及其参数确定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界面本构参数确定方案。通过建立复合材料胶接结构在理论状态和试验状态的有限元内聚力模型,以试件的理论态有限元仿真为主要手段结合试验态仿真研究了不同构型的CFRP层合板胶接结构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极限承载能力、界面损伤模式和损伤扩展规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本构参数确定方案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探究了胶层参数对界面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界面损伤的情况下胶接结构表现出比镙接结构更强的承载力,性能优势显著;本文提出一种以实验与有限元仿真结合推测内聚力模型的断裂参数的完整方案并以此方案获得了胶接结构界面的本构模型,经过内聚力模型的理论态与试验态仿真结果对比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理论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态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定差异,工程实践中通过仿真模拟获取精确试验结果时对胶接结构进行试验态仿真分析具有必要性;加载方式和粘接界面两侧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共同决定了胶接结构的损伤扩展规律,加载方式在粘接界面损伤扩展规律与结构极限承载能力中均起主导作用;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与加载方式、粘接长度、胶层厚度、被粘接物的物理性能等因素有关,各因素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依次减弱,被粘接物的物理性能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对加载方式敏感;复合材料胶接结构极限承载能力随胶层厚度、粘接长度的线性变化呈现出具有一定规律的复杂变化。本文工作对研究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和损伤行为具有参考意义,为后续复合材料胶接结构的设计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SiC陶瓷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冶金石化等领域均有广泛运用;将高温合金与SiC陶瓷进行连接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复合构件,进一步拓宽两种材料的应用范围。而铸造工艺对于
纳米粒子(NPs)或纳米线(NWs)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团聚,将其限制在微孔或介孔材料中是防止NPs/NWs聚集的有效方法。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兴的多
随着石油开采技术不断发展,高温井(底部温度高于150℃),高压井(底部压力大于70MPa或井口封闭压力大于35MPa)和深井(大于5000 m)被广泛开发。井下管柱的使用环境日益恶化,频频
电化学氧化法由于具备处理效率高、设备简单、易操作、反应速率快、不投加催化剂、环境友好等特点,是处理难降解废水极具前景的技术,而研究表明阳极特性是影响电化学氧化的关键。为了提高二氧化锡复合电极的催化效率和吸附效果,本文通过引入碳气凝胶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吸附和电化学性能的新型复合二氧化锡吸附电极TiO_2-NTs/SnO_2-Sb-CAs(TSS-CAs),并将其用于降解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三
本实验室前期克隆了黑曲霉JMU-TS528α-L-鼠李糖苷酶基因,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且构建了其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本论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理性设计构建突变体,测定突变
微波通讯技术和雷达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得通讯频率向着高频范围不断拓展,对低介电常数(εr
元素的毒性、有益作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不仅与元素的总量有关,还取决于该元素的存在形态。对痕量元素及其形态进行准确、灵敏地分析,一直是分析化学研究者们关注的热
流量控制阀是智能井的核心元件,是智能井实现智能开采的执行元件。流量控制阀依靠压力信号控制开度,为了保证压力信号能够准确传递到流量控制阀,并在压力作用下执行开度调节
二苯(基)甲烷是用于医药、化工、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精细化工品。目前,工业上主要以苯与氯化苄的苄基化反应合成二苯甲烷,传统上使用的催化剂是液体酸。但其不符合绿色化学标准,反应效率低下,而且存在难以回收,腐蚀设备及目标产物选择性差等问题。因此新型氯化苄与苯的催化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在自制的苄基化反应装置上,以苯和氯苄合成二苯甲烷为探针反应,对SBA-15分子筛进行了单、双金属改性研究,使用浸渍法
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上和新能源的开发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光催化材料本身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其次,光催化过程只需通过太阳光来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