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固砂胶结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ming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主要的化学防砂方法有人工井壁法、树脂胶结法、桥接法三种.通过合成、合成改性、共混复合等手段,研制出两种化学固砂胶结剂,一种是耐高温、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率损失小、适应性强的糠酮树脂与环氧树脂共混的适用于人工井壁法的树脂.糠酮树脂的合成改变了以往的直接用NaOH催化丙酮和糠醛合成的方法,而采用相转移法(PTC),避免了合成时易产生的爆聚现象.实验还将共混树脂用聚胺酯改性增韧和增加其抗压强度,探讨了不同的条件对固化结果的影响,同时将树脂改性前后的结果做了对比.用1:1的多乙撑多胺与二乙醇胺混合作多元胺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树脂占砂子的质量百分比为5%,混合多元胺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5,在65℃的恒温箱中养护24h后发现砂样有裂纹,测定抗压强度为1.6MPa,此值太小,故未测其渗透率.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混合多元胺固化剂,在65℃的养护条件下,糠酮树脂(FA)与环所树脂(ER)的最佳共混比例为1:2.5,抗压强度为3.9 MPa,渗透率值为3.0μm<2>,渗透率下降率为40%:取FA:ER=1:2.5,聚胺酯A组分和B组分质量比PU<,A>:PU<,B>=2:1,随着聚胺酯的加量从10%增加到30%,抗压强度值从6.3 MPa增加到7.8 MPa,呈上升趋势,较未用聚胺酯改性的砂样成倍增加:渗透率从3.75 μ m<2>增加到4.15μm<2>,渗透率下降从25%减少至17%:实验还探讨了偶联剂的作用.另一种是乳液聚合法合成的高分子复合聚合物乳液固砂胶结剂,在室内研究了该乳液桥接法固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稀释6倍的乳液,用5%的CaCl<,2>作交联剂对砂子的胶结效果良好,渗透率值可达4.05μm<2>,渗透率下降率为19%.
其他文献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过对动物体内前列腺素生成的限速酶环加氧酶活性的抑制,起消炎止痛和抗癌作用。本论文以小鼠RAW264.7细胞株为试验材料,应用RT-PCR技术,研究了4种中药(人参皂甙Rb1、Re和Rg1和隐丹参酮)对环加氧酶(cyclooxygenase,COX)及其催化产物PGE2(prostaglandin E2)的受体EP4表达活性的影响,获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脂多糖(LPS
本论文运用周期性色散矫正密度泛函理论(DFT-D)方法,对静水压作用下含能呋咱衍生物晶体苯并三氧化呋咱(BTF)、3,3’-二硝氨基-4,4’-氧化偶氮呋咱(DNOAAF)、3,3’-二硝基-4,4
为探明低温胁迫和低温后温度回升对甘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以抗寒性好的品种桂糖28号(GT28)和抗寒性差的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作为材料,采用自然条件栽培和人工控温的方法,分别测定了:一、自然降温条件下,苗期、宿根苗期、伸长期和工艺成熟期等不同生长期,甘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等生理指标;控温试验中,低温胁迫(
蛋白质感染因子(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agents,Prions)是蛋白本质、导致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的致病因子,一般指感染因子蛋
采用蛋白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6-BA培养的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养分胁迫下6-BA维持水稻幼苗生长的分子机理。   (1)经双向电泳分
  煤层是一种极端的生态环境,大量的微生物分布在煤层孔隙、裂隙和煤层水中,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煤炭的生物降解及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晋东南沁
会议
氢能作为新世纪一种清洁、高效的战略能源,有望代替传统化石燃料以缓解当今能源危机。氢能的理想转化装置—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利用促进了氢能的发展,其中最具应用前景的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经处理后的重整气仍含有少量的CO会导致Pt电极中毒,因此CO的含量必须降到10 ppm以下。CO优先氧化被认为是消除CO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铜铈体系是CO-PROX领域中最具潜力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本
  从西南某页岩气井区采集受到废弃的含油岩削和油基钻井液污染的水体、土壤和植物根际样品,以原油、含油岩削及其柴油混合物为唯一碳源,经富集培养后分离获得降解菌68株,
会议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TGF-β(transforming growing factor-β)超家族成员,是肌肉细胞的自分泌因子,主要在动物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并对肌肉的生长发育起到负调
  磷素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磷素含量相对较高,但磷素的生物有效性较低,可被作物所吸收利用的磷素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土壤中磷素的植物利用率已成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