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事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加强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灌区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将灌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是解决灌区水资源紧缺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文以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为出发点,从灌区作物优化配水模型、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等方面入手,对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简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状况,分析了目前农业所面临的用水危机,论述了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评述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阐述了开展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2)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灌区1959年~2002年降雨资料进行分类,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确定灌区丰水年(25%)、平水年(50%)、枯水年(75%)降雨代表年份。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对灌区规划年2020年不同水平年农田灌溉需水量进行了预测。(3)阐述了了大系统优化理论和非充分灌溉理论,重点阐述了大系统模型的结构及特点,深入分析了各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分类、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建立了灌区作物优化配水模型。对作物优化配水基本概念及其优化配水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研究提出了单一作物优化灌溉制度以及多作物间优化配水的二级模型,模型以作物非充分灌溉原理为依据,以充分利用降雨资源、节约水量、保证区域作物总体优产为原则。另外,模型将生育期灌水量与耗水量规律通过约束条件建立联系,使模型既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的目标又保证了作物的高产,使有限水资源在作物生育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率。(5)建立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该模型是具有三层谱系结构的递阶模型。模型第一层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优化灌溉制度模型,作物灌溉制度的优化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第二层为作物间优化配水模型,模型第三层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间的协调通过作物效益函数来解决。(6)研究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的求解方法。对于三层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寻优,提出了利用动态规划求解方法,并给出了模型求解迭代步骤。(7)应用上述模型对涝河灌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现状供水水平下2020年不同水文年型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配方案。
其他文献
通过植物-土壤反馈试验,研究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
设计一种基于第三代短波链路自动建立(3G—ALE)技术的自适应多址接入算法。文中分析3G—ALE基本多址接入算法及改进型算渚的缺点,设计依据业务长、短不同而进行自适应接入的TA—
<正>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一次格兰特·伍德回顾展,全面展现了这位美国艺术家的创作之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THEWHITNEYMuseumof American Art,以下简称惠特尼美术馆)
本文从化学热力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络合---沉淀反应体系的组成,络离子稳定常数以及难溶电解质,络合剂和沉淀剂的溶度积,探讨了络合---沉淀反应的简单判别方法,得出了某些判据。
中国传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抒情诗的发达。这些即兴式的抒情短章的创作,多在饮酒的环境中进行,它们记录了作者平日积累于心底,经酒精刺激徒然爆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人生感受。本
设计合理的更新方法对于提升投入产出表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更新方法分类描述,解析各种方法原理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别改进交叉熵类及最小二乘类方法
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淫羊藿主要来源之一,为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朝鲜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