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描述了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仔稚幼鱼各阶段的形态发育,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早期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2013年5-7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培育了一批云纹石斑鱼苗种,期间对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发育和摄食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在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育苗水温范围22.5-29.2℃,盐度范围31.65-34.67,pH范围7.45-8.49,DO>5 mg/L条件下,从5月13日到7月10日实验结束,历时59 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36.5 mm的鱼苗约5.376万尾,育苗成活率3.0%。根据卵黄囊、鳍膜、第二背鳍棘、第一腹鳍棘、鳞片、斑纹色素的变化把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稚鱼期、幼鱼期。在水温范围22.5-28.9℃,盐度范围31.65-34.67,DO>5mg/L,pH范围7.45-8.49的培育条件下,从初孵仔鱼培育至4日龄,仔鱼开口,至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失,进入晚期仔鱼期,至29日龄,鳍膜消失,进入稚鱼期;至41日龄,鳞片开始长出,至59日龄,稚鱼全身覆盖鳞片,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另外,还发现把生态因子控制在最佳水平,可以提高其仔稚鱼的生长效率,加快其育苗速度。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这一饵料系列适用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能力强,摄食活动旺盛,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摄食率为40%,仔、稚鱼平均摄食率为97.63%,13日龄之后的饱食个体比例为92.25%,而且可以初步确定把平均体重的10-20%和8-10%作为云纹石斑鱼仔鱼和稚鱼的日投喂量;云纹石斑鱼仔鱼、稚鱼的摄食节律性明显,白天摄食为主,夜间均不摄食,为白天摄食类型,均出现两个摄食高峰,仔鱼摄食高峰出现在9:00和15:00,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7:00和13:00;全长(L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式为Lt=0.0088D2+0.1622D+1.1145,体重(W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式为Wt=0.3660D2-11.361D+59.0223,全长(Lt)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式为W=0.0117Lt3.0178,b=3.0178约等于3,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为均匀生长类型。实验结果还表明:适温范围内,提高育苗水温可以促进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生长发育。2013年7-8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研究了盐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温度和盐度的突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2013年8-9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试验场,研究了温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研究显示:1)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于生长存活在盐度范围14-40内,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14-19。2)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温度范围为21-30℃。温度实验中,在低于18℃的水中,幼鱼摄食能力减弱,活力低下,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菌;在高于33℃的水中,幼鱼运动过频,消耗大量能量,抑制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幼鱼对盐度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适当的降低盐度有益于提高幼鱼的生长速度,幼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