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及育苗技术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描述了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仔稚幼鱼各阶段的形态发育,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早期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2013年5-7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培育了一批云纹石斑鱼苗种,期间对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发育和摄食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在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育苗水温范围22.5-29.2℃,盐度范围31.65-34.67,pH范围7.45-8.49,DO>5 mg/L条件下,从5月13日到7月10日实验结束,历时59 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36.5 mm的鱼苗约5.376万尾,育苗成活率3.0%。根据卵黄囊、鳍膜、第二背鳍棘、第一腹鳍棘、鳞片、斑纹色素的变化把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稚鱼期、幼鱼期。在水温范围22.5-28.9℃,盐度范围31.65-34.67,DO>5mg/L,pH范围7.45-8.49的培育条件下,从初孵仔鱼培育至4日龄,仔鱼开口,至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失,进入晚期仔鱼期,至29日龄,鳍膜消失,进入稚鱼期;至41日龄,鳞片开始长出,至59日龄,稚鱼全身覆盖鳞片,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另外,还发现把生态因子控制在最佳水平,可以提高其仔稚鱼的生长效率,加快其育苗速度。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这一饵料系列适用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能力强,摄食活动旺盛,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摄食率为40%,仔、稚鱼平均摄食率为97.63%,13日龄之后的饱食个体比例为92.25%,而且可以初步确定把平均体重的10-20%和8-10%作为云纹石斑鱼仔鱼和稚鱼的日投喂量;云纹石斑鱼仔鱼、稚鱼的摄食节律性明显,白天摄食为主,夜间均不摄食,为白天摄食类型,均出现两个摄食高峰,仔鱼摄食高峰出现在9:00和15:00,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7:00和13:00;全长(L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式为Lt=0.0088D2+0.1622D+1.1145,体重(W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式为Wt=0.3660D2-11.361D+59.0223,全长(Lt)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式为W=0.0117Lt3.0178,b=3.0178约等于3,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为均匀生长类型。实验结果还表明:适温范围内,提高育苗水温可以促进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生长发育。2013年7-8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研究了盐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温度和盐度的突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2013年8-9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试验场,研究了温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研究显示:1)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于生长存活在盐度范围14-40内,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14-19。2)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温度范围为21-30℃。温度实验中,在低于18℃的水中,幼鱼摄食能力减弱,活力低下,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菌;在高于33℃的水中,幼鱼运动过频,消耗大量能量,抑制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幼鱼对盐度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适当的降低盐度有益于提高幼鱼的生长速度,幼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
其他文献
因为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具备较高的居里温度,较低的介电常数以及较低的介电损耗等,使其在高温压电应用以及铁电存储方面等有着非常广阔的使用。SrBi4Ti4O15(SBT)、Na0.5Bi4.5Ti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边坡治理难度不断升级,抗滑桩由于出色的抗滑性能,越来越多的用于边坡治理中。在抗滑桩设计工作中桩间距的取值非常重要,合理桩间距的取值就
过境货物是指以某种运输大具从一个国家的境外启运,在该国边境不论换装运输大具与否,通过该国家境内的陆路运输,继续运往境外其他国家的货物。在哈萨克斯坦,由于运输基础设施
随着建筑能耗的日益增高,在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建筑能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空低温辐射制冷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研究的电热冷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剧增和出行频率的增加,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缓解交通压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发展轨道交通。重庆市在轨道交通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以跨
本文针对超宽带引信测试系统的动态加载部分进行研究,基于ARM+CPLD处理器进行超宽带引信测试信号动态加载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实现。论文设计并制作了基于TM32F103V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降解环境中污染物和能量转换方面有很大应用潜力,是当今环境、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寻觅成本低廉、高效的可见光催化材料的道路上,三元化合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RuO2-MnO2活性氧化物进行探索和研究:(1)对金红石型RuO2和MnO2的结构进行初步计算;(2)对金红石型Mn1-xRuxO2结构进行优化,获得了金红石型Mn1-xRuxO2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由某些微生物高效合成的超微纤维网,以纯纤维素的形式存在。与自然界中的植物纤维素相比,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
为了探讨棉花、高粱、玉米和大豆对土壤-作物系统中土壤养分、酶活性、腐殖质及光学性质影响,本研究采用了盆栽实验法和根际袋法,分析根际环境的差异性及机理。得出了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