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a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持续下滑,现在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10年的10.6%一路下滑到2015年的6.9%。宏观经济的转型将严重冲击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GPD增速放缓,信贷规模相对收缩的新环境。同时,金融脱媒程度不断增强,各资金需求机构和企业等更积极地寻求进行直接融资,使贷款需求减小,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在流动性上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监管方面,我国及全球都在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政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必须做出积极改变,从之前严重依赖存贷款业务利差的模式,转向收入来源多元化,拓宽收入渠道,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国外商业银行的成熟经验,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挥中间业务成本低,利润高,收益稳定的特点,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然而,目前绝大多研究都是将中间业务收入纳入到非利息收入中,或者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没有对中间业务中各子业务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本文将中间业务进行细分,拆分出投行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委托业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清算结算业务、担保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等项目,分别分析其对商业银行能力的影响。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市场的过程中,对各项中间业务的排序提出了参考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写作背景和写作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研究和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其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思路的可能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盈利能力理论分析。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口径的分类等。然后介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不同因素和在实践操作中较为常用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与现状,首先从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利率市场化、监管加强和金融脱媒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紧接着,将我国商业银行分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并分别从中间业务发展速度,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各项中间业务随时间的变化等角度介绍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第四章是本文实证部分,对我国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从2011年至2015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项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具体影响程度,本文仍是区分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个样本组进行分析。  第五章针对当前中间业务创新提出政策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发展中间业务所面临的问题,最终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提高盈利能力。
其他文献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现今颇受瞩目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地方债务问题,解决地方政府的融资困境,理论和历史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我国历
目的了解武汉市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知晓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中心城区常住居民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共识。重庆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直辖市。2007年,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