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PH--START1调控玉米生长发育的功能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遗传信息的调控。前期研究表明拟南芥PH-START1在拟南芥各个器官极性建成和籽粒发育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玉米株型和籽粒发育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因此玉米中PH-START1同源基因ZmPH-START1的功能分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能够为玉米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ZmPH-START1有PH、START和DUF1336三个结构域,由76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6209.67Da,等电点为7.26,不稳定系数为44.54,容易解离,属于亲水蛋白。ZmPH-START1在玉米的幼苗、叶、花等组织中都有明显表达,幼苗期在幼叶和根中表达量较高,成苗时在雄蕊的花药中表达量最高。
  为明确ZmPH-START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一方面在拟南芥中过表达ZmPH-START1,通过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确定ZmPH-START1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推测其在玉米中的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通过ZmPH-START1在START结构域内GAA和CCG两个位点发生突变的玉来突变体表型分析,确定ZmPH-START1在调控玉米生长发育中作用,结果如下:
  1.ZmPH-START1影响极性建成
  (1)ZmPH-START对株型的调控作用:拟南芥过表达ZmPH-START1后,与野生型相比较。生长受抑制,野生型长出4片真叶时,过表达ZmPH-START1拟南芥真叶还未形成或仅形成1片真叶。进步的生长发育后,表现为分枝增多。玉米ZmPH-START1点突变后,与对照B73相比,均表现为发芽较快,幼苗时株型比对照大,开始抽穗后,株型无明显差异,根系也比B73根系发达。
  (2)ZmPH-START对叶片生长发有的影响:拟南芥过表达ZmPH-START1后,叶片不似野生型拟南芥对称成对生长,而表现为新叶发有慢,仅1片发育,且直立生长;叶片上表皮毛数量和形态发生变化,过表达ZmPH-START1后,拟南芥叶片表皮毛变多且多为4个分枝,野生型叶片表皮毛多为3个分枝。玉米ZmPH-START1点突变后,与对照B73相比,新叶发育较快,日叶片弯曲生长,叶夹角变大。
  (3)ZmPH-START对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拟南芥过表达ZmPH-START1后,叶片对称性发生改变。细胞排列疏松散乱,表皮细胞较大,维管束木顺部发自受则,分化少日排列不规则。玉米ZmPH-START1点突变后,与B73相比,时片维管束数量显著减少,本质化程度增强,且排列不规则。
  2.ZmPH-START1影响生殖器官发有
  (1)ZmPH-START1对花发育的影响:拟南芥过表达ZmPH-START1后,过表达株系花器官两对花瓣的形态发生变化,花絮花蕾数明显减少,花结构对称性降低。玉米ZmPH-START1点灾变后,与对照B73相比,玉米灾变体雄穗较披散,花药更加细长知小,花丝明显稀疏下重。
  (2)ZmPH-START1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玉米ZmPH-START1点突变后,与对照B73相比花粉呼吸强度和淀粉含量明显下降。
  (3)ZmPH-START1对籽粒发育的影响:拟南芥过表达ZmPH-START1后,种子干瘪、畸形,百粒重显著降低,为野生型拟南芥种子百粒重的56%。玉米ZmPH-START1突变体育性降低,大部分不能正常形成籽粒,穗粒数为对照B73的8.7%,玉米籽粒发育正常,仅表现为重量降低,百粒重为对照B73籽粒的73%。
  上述结果表明ZmPH-START1在调控玉米侧生器官极性建成、花粉活力及籽粒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美国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是二十世纪涂鸦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凯斯·哈林的涂鸦艺术拥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式,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符号语言对于涂鸦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凯斯·哈林拓展了公共艺术的疆域,丰富了涂鸦艺术的创作语言。凯斯·哈林对自由空间的诉求、对社会公益时事的关注以及对商业逐利行为的敏感,使其作品的内涵上升到了公共艺术的层面。公共艺术创作不仅是把个人艺术置于公共空间之中,也是
学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不仅是客观的空间表达和物质存在,还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的临汾,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临汾公厕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和景观设施,不仅改造和美化了城市空间,还将公共艺术设计融入到公厕设计中,与城市文化元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城市文化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源泉,引起了人们对于城
学位
女性具有不同于男性独特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正因如此,女性雕塑家在作品中所呈现的自我应该被珍视,这不仅是代表雕塑界、艺术界所发出的女性声音,更是代表整个社会的女性高歌。  本文围绕着1960年后出生的中国当代女性雕塑家的雕塑创作展开研究,她们的创作多集中于上世纪90年代后,以向京、姜杰、魏小杰等在当代雕塑界发声的女性雕塑家为例,分析梳理这批女性雕塑家作品不同于男性雕塑家作品的独特气质,以及她们的作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陶瓷艺术在20世纪中期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如何将这种具有深厚传统内涵的艺术形式进行现代性阐释,二是艺术家如何将个人观念与陶瓷媒介相结合并实现新的表达。  贝蒂·伍德曼(Betty Woodman)作为世界著名现代陶艺家实现了陶瓷艺术的现代性转化。其作品文化内涵的多重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基于对传统工艺的再创造是贝蒂·伍德曼陶瓷艺术的重要特点,她的作品和创作方式对现当代陶艺发展的建构影响深刻。本文首
学位
bHLH转录因子家族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一类转录因子,研究发现,该类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真菌中,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关于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和动物,关于真菌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在稻瘟病菌及曲霉属的研究中表明bHLH转录因子参与菌丝生长发育、分生抱子产生及附着胞发育等重要生长阶段。但是,关于玉米大斑病菌bHLH转录因子的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