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正在日趋减少。通过对中水进行回用,实现中水资源化,能够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中水广泛应用于景现用水、车辆清洗、浮尘净化、建筑施工、生产降温、卫浴用水等领域,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课题以山东建筑大学中水站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试验,探讨并研究了超声波-活性炭中水处理技术。通过研究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2个影响因素,分析了活性炭对TOC、UV254的去除效果。考察不同超声波参数对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选择不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下水样处理效果,确定超声波的适宜参数。进而确定超声波强化活性炭处理水中有机物的适宜组合条件,并分析对TOC、 UV254去处效果,其次测定了超声波强化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以及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讨论超声波强化活性炭技术可行性和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适宜投加量为0.16g/mL,适宜吸附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吸附对水中TOC、UV254的去除率依次为57.60%、63.71%。试验以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通过试验确定了超声波适宜的超声时间为25min,超声功率为40W,进而确定超声波强化活性炭技术适宜运行参数:超声功率40W,超声时间25min,活性炭投加量0.16g/mL,活性炭吸附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对水中TOC、UV254的去除率依次为77.22%、87.03%,说明了超声波强化活性炭联用技术的可操作性。通过吸附等温线试验发现,超声波处理后活性炭的吸附等温式中K值1.7302大于0.0463,说明通过超声波超声后,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变大;1/n值由2.1117降为1.0007小于2,说明经过超声波处理后,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较易被活性炭吸附的小分子,试验还发现,超声波的超声空化作用可以使大于10k的有机物降解为区间在5k-lk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活性炭对此区间的有机物吸附效果较好,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目的,从理论上进一步解释了超声波强化活性炭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