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共培养体系及柔红霉素作用下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临床观察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使用,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促使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起到支持作用,可能降低化疗药物的疗效。所以本研究考虑使用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K562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柔红霉素化疗药物作用下K56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以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及柔红霉素作用下,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K562增殖和凋亡的的影响。  方法:采用华通氏胶贴壁培养法分离并纯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形态学、流式细胞学以及多项分化实验予以鉴定。建立K562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加入三种不同浓度(0.2μg/L,0.4μg/L,0.8μg/L)的化疗药物柔红霉素与单独培养K562进行比较,实验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上述三种不同浓度的柔红霉素作为化疗药,对照组为K562单独培养组不加药物。分别在处理24h、48h、72h的时间点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K562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利用CCK-8检测K562增殖情况;利用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K562的凋亡情况。  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光镜下呈长梭型,流水漩涡状生长;流式细胞检测显示阳性表达CD44、CD73、CD90、CD105,阴性表达 CD11b、CD19、CD34、CD45、HLA-DR;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一定的培养条件下通过相应的诱导剂能够诱导出神经细胞、成骨细胞和肝样细胞。成功建立K562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体系,CCK-8结果显示:共培养组的K562吸光度小于单独培养K562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三种不同浓度柔红霉素的作用下,共培养组柔红霉素诱导的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减小;在同一时间点随着柔红霉素浓度的增加,实验组K562增殖抑制率同时增加,在48h时到达顶峰,随后下降。通过Annexin V/PI双染色法在荧光光显微镜下,可见在柔红霉素浓度为0.4μg/L作用48h时最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与单独培养K562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柔红霉素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率减少,并在柔红霉素浓度为0.4μg/L作用48h最为显著。  结论:本研究观察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与K562细胞共培养的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共培养条件下,加入化疗药物后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抵抗柔红霉素对K562细胞凋亡作用。本研究提示在临床应用中应避免化疗药物使用和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治疗同时进行,可能对化疗药物的药效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已经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然而,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有关持续低剂量率辐射如何杀伤肿瘤细胞(包括肝癌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机制尚知之甚少,借助大剂量率
目的 评价不同漂白方式对美学区不同类型天然牙的漂白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修复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进行天然牙漂白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诊室
目的 评估5种宫颈癌筛查方案,探索适合不同临床特征人群的宫颈癌筛查模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市13家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完成全部随访的妇女24530人.根据其临床
目的 研究乳腺癌4T1细胞内miR-382下调PGC-1α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①以4T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miR-382mimics或抑制性探针anti-miR-382转染4T1细胞后,以qRT-PCR检测4T
目的 探讨胸乳入路全腔镜(totally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在cT1 N0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
期刊
目的 分析美国陆军医学研究与物资部(U.S.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Materiel Command,USAMRMC)临床试验特点,了解美国军队军事医学研究的主要动向.方法 通过ClinicalT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