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农村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庞大,第一批独生子女绝大多数已经结婚生育,双独男女的婚居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三个乡数个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双独双栖”婚居家庭夫妇和他们的父辈的深入访谈,运用功能学派文化变迁的宏观视角,借助结构功能理论,深入分析常德三个乡“双独双栖”的婚居模式作为一种有异于传统婚居模式的独特文化产物,目前所处的境地和在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对家庭内部代际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走出这些困境的出路。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研究的缘起、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其次是本文的文献综述,对双独家庭“双独双栖”婚居形式以及家庭代际关系的既有研究进行回顾。第二章是相关理论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介绍本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即运用功能学派文化变迁的宏观视角,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中的文化结构调适理论解释“双独双栖”婚居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并对这种特殊的婚居模式如何影响家庭代际关系和婚姻结构作出了分析。第三章主要阐述“双独双栖”婚居形式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对双独家庭的时间、精力、情感、结构与双方父辈家庭的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养老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四章是对策讨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