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的阶段,人力资本在各行各业管理、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强。另一方面,电力体制也进入深度改革的攻坚时期,电力企业在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中要具备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必须革新管理体制,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打造一批具有较强业务素质的电力企业管理、生产队伍。公共部门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孔凡瑜,2012]。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公益性,在人才吸引、任职管理、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很大的差异。电力企业因其掌握的资源的国有性和产品的基础保障性以及社会服务性等特点,不能单纯的当作企业来看,而是介于企业和公共部门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公共部门,因此,其人力资源管理也具有特殊性。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介绍,以笔者任职的SH电力公司为例,对公共部门中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梳理,重点分析电力企业的公共属性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的影响,并将人力资源各大模块分别进行对比,列举出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能够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本文认为,电力企业的公共属性导致其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存在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但对一个企业来说,服务和产品才能体现最终实力,而这些都离不开人的贡献,所以人力资源终将成为企业的硬通货和核心竞争力。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尽可能在兼顾其公共属性的同时,更多引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增强企业活力,适应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