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稻草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川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四川都江堰神仙洞苓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在都江堰马祖村进行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稻草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川芎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川芎块茎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川芎二次茎叶期和块茎膨大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在免耕条件下明显高于翻耕,在收获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免耕与翻耕差异不大,真菌数量免耕低于翻耕。稻草覆盖后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稻草覆盖量适宜增大,土壤微生物数量也逐渐提高,稻草切碎后覆盖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同量稻草整草覆盖,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免耕整草倍量(500kg/667m2)、切碎中量(250kg/667m2)土壤微生物数量较高。2.免耕稻草覆盖能明显促进土壤中纤维素酶、蛋白酶、尿酶活性的增加,对过氧化氢酶影响不大。稻草覆盖各处理土壤酶活性皆比对照处理增加,且随稻草覆盖量增加而增强,稻草切碎覆盖优于稻草整株覆盖,尤其是在川芎生育后期表现明显。三个测定时期里,土壤中尿酶活性皆是整草倍量处理最高,而蛋白酶活性则皆是切碎中量最高,土壤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在川芎二次茎叶期和块茎膨大期整草倍量处理酶活性最高,而在川芎收获期,切碎中量处理酶活性则最高。3.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免耕与翻耕差异不显著。稻草覆盖有利于土壤表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加,尤其是整草倍量(500kg/667m2)和切碎中量(250kg/667m2)覆盖处理。4.本试验整草覆盖对川芎出苗和成苗有一定影响,但稻草切碎覆盖可在有一定程度上提高川芎的成苗率;翻耕与免耕相比,前期有促进根茎叶生长,增加株高和茎数及根茎叶干重的作用,但这种效果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降低,免耕有一定促进块茎形成和膨大的效果;稻草覆盖有促进川芎生长的作用,特别是切碎覆盖,各时期川芎各器官的重量表现为切碎中量(E)>整草中量(C)和倍量(D)>整草半量(B)>对照(A)。5.免耕可显著提高川芎生产的经济效益,但对阿魏酸含量、总生物碱含量等品质指标有一定影响。稻草覆盖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其中以切碎中量覆盖效果最佳。整草覆盖各处理,川芎产量和品质倍量和中量覆盖处理优于半量处理,产投比却中量高于半量,倍量最低。6.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尿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酶活性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等土壤肥力特性正相关,川芎产量与部分土壤酶活性、土壤肥特性及株高、单株茎数正相关,表明稻草覆盖栽培的作用机理为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促进了有机质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从而促进了川芎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产量和品质。
其他文献
针对综放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探索出以均压通风为核心的一整套防灭火技术体系,消除了极易自燃煤层工作面及采空区的煤炭自燃隐患,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对
本文以酒广告语言中的人名地名现象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归纳、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对其进行一种局部的有参考价值的词汇谱系描写。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广告语言的研究的现
航天器依赖其上的控制系统以完成飞行使命。随着发展,航天器的构造越来越复杂,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基于此,本论文研究正规矩阵设计方
本文主要介绍台湾草业的研究与推广概况,牧草的主要栽培品种和利用方式,从事牧草研究方面的科研人员和推广机构,以期为中国大陆草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目的:咽异物感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程长短不一,并常产生消极情绪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本人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造成很大不良影
大气颗粒物性状、化学组成复杂,来源多样,其浓度上升、组分构成与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肺疾病关系密切,并因为对光的吸收、散射或反射作用等不同效应,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国家人口不断增长,社会用地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评价和实施保障势在
为了解决深部回采巷道挤压流动性底鼓问题,将深部回采巷道的挤压流动性底鼓问题简化成两端固支的压杆稳定问题,计算得到了某地质条件下的底鼓临界深度H和最大底鼓量yx=L/2。
在网球运动中,所有动作都是在快速的移动中完成的,都是以核心肌群为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力量的传导起着关键作用,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起着稳
本文结合小农户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农户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并对通过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来优化小农户供应链的策略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