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符合城市健康持续发展要求的交通方式。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纵向比较出历年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行和管理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作为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依据。本文的评价研究并不是具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是着眼于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综合评价,更加强调其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在阐述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情况及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在评价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尤其是很多指标难以量化,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评价,恰当运用其能够在不损失原有信息的情况下实现降维这一优势,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代替原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从而简化了评价的难度。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运算可以借助SPSS软件来完成,这更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处理难度,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可客观性。
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环境、区域资源开发效果、对外联系影响、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等6个方面的因素,力求全面、科学、准确地体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文化交流、技术进步、人文环境以及项目可持续性等指标的提出,更能体现城市轨道交通要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居环境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为了验证所建立的城市轨道交通评价分析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本文对北京市轨道交通体系进行了具体的评价研究。通过应用评价分析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出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实证结果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