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活动中。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大大刺激了与国外的联系。与此同时,我国的英语评估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中。英语考试将在2017年退出一年一次的六月高考,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参加英语测试;在2020年,崭新的考试和招生制度将建立,强调语言能力、语言表达和语言沟通。学生需要从应试导向转而能力导向来学习英语。本研究以仿说教学模式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可行性为切入点,用模因生物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理论等心理学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研究在信息媒介大量发展的环境下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仿说教学模式,从而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从研究背景、目标、意义以及论文框架着手,梳理国内外对模因论和英语口语模仿输入教学的相关研究,分析得出当前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趋势。本研究釆用实证研究方法,以语言模因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为依据,结合教师访谈结果,设计口语仿说教学模式,以赣州一中(东校区)高一年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两次问卷调查、两次口语水平测试以及两次学生访谈,比较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动机取向、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及其对当前英语口语教学方式方法的评价等三方面在口语仿说教学实验前后的差异。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把语言模因的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纳入考虑范围,英语口语学习更有效。在本研究中,英语口语水平在四个方面都提高了很多。学习者动机从外生性转为内生性,是对模因论仿说口语学习模式的另一个强有力证明。其次,可理解性输入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它们使英语学习更具吸引力并让受试者的内在动机迸发。教师应将“i+1”的理念牢记于心,引导学习者通过真实语境中的趣味学习任务理解或吸收语言输入。第三,不同种类的样本材料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教师需谨慎寻求模因材料或相关样本材料,并在材料和话题的选择上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相比于传统的背诵,该模式中的背诵任务及与背诵有关的活动更具趣味性、延伸性、实用性,包括更多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由此,本研究从独特的生物学视角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当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有效尝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的自我习得策略,丰富了国内外模因论和语言输入模式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