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等免疫学和细胞学技术,综合研究和观察了hsBAFF对小鼠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活性及其胞内Ca2+信号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和NK细胞活性影响,探讨了hsBAFF对机体特异性免疫细胞乃至整体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如下: 1 hsBAFF注射小鼠体重和血液18项常规指标变化 选用48只健康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个不同剂量的hsBAFF处理组,处理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含hsBAFF 0.01、0.1、0.5、1、2mg/kg体重的PBS溶液,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BS溶液。每天对各组小鼠称重,分别在第4、8天测定小鼠血液18项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期间,小鼠体重均随日龄而增加,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血液18项常规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只在第4天时个别指标有波动,但均在生理正常允许范围内。提示:hsBAFF对小鼠的正常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表明其对机体没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为hsBAFF进入临床阶段的研究提供了毒理学证据。 2 hsBAFF注射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活性和血浆IgM、IgA、IgG含量变化研究 选用40只健康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hsBAFF处理组,每组10只。处理组每日腹腔注射含hsBAFF 0.1、0.5和1mg/kg体重的PBS溶液,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BS溶液。分别在第4、8天检测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对LPS免疫反应以及血清IgM、IgA、IgG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hsBAFF注射组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的自然增殖活性显著升高并呈剂量效应关系,在实验第8天B淋巴细胞对LPS的刺激增殖活性明显上升;注射第4、8天时,hsBAFF注射组小鼠血清IgM含量升高近两倍,IgA含量也有显著升高。血清IgG含量在实验第4天与对照组相当,但第8天时0.5-1.0mg/kghsBAFF注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hsBAFF可以通过提高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免疫反应及增加血清IgM,IgA和IgG的含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3 hsBAFF注射对小鼠脾脏CD4+和CD8+ 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调节作用研究 选用40只健康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4个hsBAFF处理组,每组8只。HsBAFF处理组分别每日腹腔注射hsBAFF(0.01、0.1、0.5和2mg/kg体重)的PBS溶液,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BS溶液。实验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