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来源 :喀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苏军事文学进入第三浪潮时期,虽然一些作品在切入历史的角度、呈现的美学风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都聚焦在表现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境遇下人的命运和心灵世界上,对“人”的关注是其重要特征。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女性意识的觉醒程度为标准,对两国军事文学第三浪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了两国军事文学第三浪潮时期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同点,分析其原因,并梳理意义价值,以期能丰富两国军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引言部分,对文章的选题缘起进行了交代,梳理了中苏军事文学中女性形象研究的现状,对“军事文学”、“军事文学第三浪潮”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文章研究范围。文章的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的创作概况及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为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类。本章以女性意识的觉醒程度为标准,将女性形象分为女性意识的沉睡者、觉醒者和张扬者三大类,并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出发,对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具体的论述。第三章比较分析了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异同点和产生异同的原因。女性性别特征的彰显、女性处境的主体化趋势和创作者对女性战时生活的多方位关注,是两国女性形象塑造的共同之处。该时期军事文学作品,通过对女性形象女性化特征的描写,不再将女性的成长置于男性的襁褓之中。作品中对女性战时的日常生活、情感生活等多方面都给予了关注。女性从沉默的他者到呈现出主角定位的转变过程,展现了女性的主体化趋势。由于两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因素的不同,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塑造时也存在一定差异。两国女性在对待入伍和爱情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不尽相同。且由于文化差异,创作者们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切入点的差异也导致了两国女性形象角色定位的不同。此外,两国创作者对女性和平时期的生活的关注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在本章的第三节对两国女性形象塑造异同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四章分析了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认为通过对女性欲望的表现,使女性从英雄中解禁,呈现出人的倾向性;通过对人物的缺陷化描写,塑造了复杂多样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爱情与战争的矛盾呈现,丰富了作品主题,这是该时期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学史意义。同时,军事文学第三浪潮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为“人”的真实女性,对女性主体性的形成和性别平等关系的建立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是在女性话语建构上的重要意义。女性意识从沉潜到张扬,女性特征从消隐到回归,女性形象从配角到主角,军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书写一步步走出男性凝视,还原女性本性,塑造全面而深刻的“人”,这是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女性形象塑造相较之前的变化。这个变化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话语权的逐步建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苏军事文学第三浪潮时期的创作日渐回归文学的“人学”这一本性。处于军事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在性别上存在特殊性,更有着与革命的多样互动,这些特性使得这一女性形象研究除了基本的文学史意义外,也被赋予了较为广阔的社会意义。
其他文献
对几种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的基本特性(浊点、表面张力)和应用性能(乳化力、接触角、洗净力、泡沫性能、漂洗性及对油漆涂膜的影响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疏水基相同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随着环氧乙烷基团数(EO数)的增加,其浊点、表面张力、接触角及发泡力均增大,对乳化力和洗净力变化规律不明显;EO数过小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水溶性差,表面活性低,不适合应用于动车组外表面清洗剂;相对直链醇醚(AEn),异构醇
期刊
背景 现有不同剥脱性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资料有限。目的 探讨不同剥脱性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2年8月在解放军医学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激光中心采用剥脱性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二氧化碳点阵激光(Deep模式,能量密度12.5-22.5 mJ,光斑密度5%-10%)、铒像素激光(能量800-
期刊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不公正的现象和问题,冲击着人们以往对于公正的认知,导致人们对公正的渴求日益强烈。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了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本研究对公正世界信念进行了探讨。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人们相信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公正的,好人可以得到好报,坏人终将受到惩罚。这种公正世界信念能够帮助个体应对不公正情境,使个体遵从公正的原则行事并获得对
学位
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具有深远历史渊源的民间信仰在传统社会经久不衰。其中一些鬼神和先贤圣人,一直为人们崇信。其祭祀仪式与集体性“酬神”、“娱神”的娱乐活动,早已成为平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明清时期,受统治者扩大祭祀范围政策的影响,基层社会中的民间信仰日益扩张,民间“偶像”崇拜和神鬼祭祀的风气较之前代更加兴盛,民众对于仪式内容和形式要求也日趋繁杂,娱乐活动亦日渐发展;此外,在明初至嘉靖年间,统治者对
学位
辛亥革命浪潮兴起之后,革命对立双方积极采取保护外人的措施。但列强在华势力相当强大且广泛,因此中国的革命浪潮爆发后难免不波及日本等国在华利益和在华外人生命财产安全等。对此,清军和革命军都应承了赔偿列强相关损失的要求。辛亥革命结束后,列强间秘密筹谋针对辛亥革命的索赔事宜,成立所谓损失赔偿委员会,对赔偿标准、手续等加以讨论。议妥后,列强便以在华外国人受损为由正式公开向北洋政府提出赔偿要求,并将赔款事项列
学位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加快以及我国海上军事力量日益强大的背景下,我国商船和军舰愈发频繁地通行于日本周边海峡。日本周边海峡是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特别是被日本国内法指定为“特定海域”的五个海峡更具地缘政治价值。本文对日本“特定海域”海峡的制度形成背景、法律地位、通行制度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同时关注日本在国际海峡问题上的法律立场,并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思考。本
学位
报纸
报纸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的有力保障,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人员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此背景下,本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
学位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为了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与感性的物欲享受,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并严重伤害了大自然。人类在这一过程中欲望得到了极大的膨胀,虽然获得了短暂的感观愉悦,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却引发了人类信仰缺失、心灵麻木的问题,“自然的衰败”与“人的异化”问题同时展开,生态批评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科幻文学作为基于现实而面向未来的“思想实验”,是在以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