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连接在轻型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榫卯连接是一种在中国古代运用于建筑中的主要结构连接方式,它由部件的凹凸两部分咬合在一起受力,有较强的抗拉拔能力,对制作工艺要求高,因此发展受到了阻碍。轻型木结构发源于近代,因其制作规模化,施工方便等优点得到大力发展,但是轻型木结构的墙骨柱与底梁板的连接节点处易发生拉拔破坏。为了能够改善轻型木结构的节点破坏问题和发挥榫卯节点抗拉拔的优势,促进榫卯节点的传播,本文将对古建筑中的特殊榫卯节点经过选取、设计、试验、应用,得出适用于轻型木结构中易发生节点破坏处的榫卯连接节点。本文主要采用试验法对所选节点进行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的力学性能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对有限元模拟结果是否可靠进行验证,最终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经过筛选满足要求的榫卯节点建立轻型木结构墙面板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整体榫头受弯面积接近的情况下直头榫的抗弯性能优于燕尾榫类型,直头榫抗弯极限荷载约为燕尾榫节点两倍,节点是否有栓和打胶对抗弯性能影响不大;四种类型节点的抗压极限荷载接近,极限荷载对应的位移,燕尾榫约为直头榫的两倍;影响抗拉能力的因素排行从强到弱依次为栓、燕尾榫、胶、直头榫;影响抗剪能力的因素排行从强到弱依次为栓、燕尾榫、直头榫、胶。2.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可以通过模拟对模型进行局部应力应变以及部件变形形态的分析,建议在做此类研究时使用该模型。3.对不同节点建立墙面板模型,对比钉连接分析墙面板的榫卯节点变形规律。
其他文献
三氟咪啶酰胺是杜邦公司研发的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含有咪唑并[1,2-a]吡啶结构的杀线虫剂,这引起了研究者对咪唑并[1,2-a]吡啶结构的关注。从咪唑并[1,2-a]吡啶类衍生物中寻找新型杀线虫剂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课题组前期发现砜类衍生物具有出色的杀线虫活性。因此,为了发现高效的新型杀线虫剂,将砜基团引入含咪唑并[1,2-a]吡啶的结构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有咪唑并[1,2-a]
混凝土薄壳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空间结构,因其将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得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且材料易得等优点,然而传统的混凝土薄壳结构具有曲面施工难的缺点。但由密肋平板汇交的折板网壳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曲面施工难度。当前对这类壳体的研究主要为人字形、拟球面、拟扁壳及幕形网壳方面,本文主要做锥面网壳的研究。混凝土锥面密肋网壳是通过等分三角形密肋平板后,再在空间交汇形成的大跨度伞状结构,这种结
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是贵州省的特色蔬菜,栽培面积大,春季栽培价格高。叶用芥菜属于种子春化型植物,且对低温要求不严,极易通过春化而抽薹开花,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叶用芥菜晚抽薹调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抽薹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关于抽薹调控的机理在白菜和甘蓝中研究较多,在芥菜中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叶用芥菜晚抽薹DH系‘MN001’和早抽薹自交系‘MU056
本论文以6个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绿地空间分布特征、植物景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植物景观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植物景观美学特征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揭示出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特色植物景观主要类型参考模式、传统村落植物造景理论、及植物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更好地保护铜仁市土家族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提供借鉴性理论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铜仁市土家
为探寻烤烟云烟87上部叶主要烘烤特性及相关性。采用暗箱及密集烘烤方法,研究了云烟87上部叶暗箱变黄、变褐规律以及烘烤开始至定色结束,水分变化规律、颜色变化规律、主要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烟87上部叶易烤性好,耐烤性中等,烘烤特性中等。(2)云烟87上部叶烘烤过程中,失水率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变黄前期-中期、变黄后期-定色中期、定色后期失水速率分别为0.3
深入探究不同施氮量以及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是有效提高水稻叶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效率,进而高效利用资源和实现作物高效高产的有效途径。为了探明籼型杂交稻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特征,于2019-2020年在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开展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2019年以Q优6号(V1)、宜香优2115(V2),2020年增加黄华占(V3)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品种(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又名苞叶虫、刮青虫等,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虫,是水稻三大螟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害虫,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大量损失,严重威胁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几丁质(Chitin)又称甲壳素,是昆虫多个重要组织器官的组成成分之一,在昆虫的体壁、表皮和食围膜、中肠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藻糖是昆虫几丁
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以下称构树)是广泛分布在东亚的一类落叶乔木,其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木本饲料进行饲喂,但由于构树有着附着乳酸菌少、可溶性糖含量低等特性使得构树难以青贮成功。为探究构树青贮适宜发酵玉米粉添加量和乳酸菌添加形式,对青贮构树进行两步试验。试验一将玉米粉与构树混合青贮,设置CK(0玉米粉添加)、P97(添加3%玉米粉)、P94(添加6%玉米粉)和P9
针对传统曲霉型黑豆豉生产上存在的生产周期长、成品褐变程度不稳定、同批次成品褐变程度不均一等问题。采用米曲霉纯种发酵工艺,对褐变的影响因子包括泡豆、蒸豆、制曲、辅料、后发酵等工艺进行研究,拟解决原料大豆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生产技术难题,最终解决黑豆豉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问题。黑豆豉的褐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是利用传统的曲房,采用自然接种方式制曲,微生物区系较复杂,导致不同
茶树是贵州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茶产业提质增效和茶园的更新换代,优良种苗缺乏已成为目前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鸟王茶群体种是都匀毛尖和云雾贡茶的核心种质之一,课题组前期从鸟王茶群体种中选育获得NW32株系,其芽多且饱满,是制作名优茶的理想材料。目前NW32已经在都匀部分地区进行种植示范,为进一步加快推广与缩短育种周期,本研究以茶树资源圃中的鸟王茶NW32的带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