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成像与莫尔效应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成像,又名符合成像或鬼成像,是起源于量子理论的一种全新的成像理论.关联成像所表现出来的奇特性质已成为近十年来物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联成像源于量子纠缠,从最初的利用量子非局域性实现非局域成像,进一步发展到利用经典的热光源实现关联成像.而经典热光源的实现为我们将关联成像更广泛的应用于其它领域,如量子擦除,量子密码术,量子全息摄影术,无镜共轭成像等奠定了实验基础.莫尔效应是一种基于按照几何学原理有规则地分布的点或线相叠时产生的异于原来的点和线的斑纹效应.近年来莫尔效应已经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莫尔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空间结构表面的高精密测量.将关联成像用于研究莫尔效应开辟了莫尔技术的一个崭新的途径,对光学计量学的非局域测量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将关联成像技术应用于实现莫尔效应,并通过几何光路分析总结出两种不同光源用以实现莫尔效应的优越性.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具体结构和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概要介绍关联成像和莫尔效应的历史由来,所包含的内容,包括关联成像的发展状况和一些重要成果.第二章介绍关联成像的基本理论,包括线性光学传输系统及其脉冲响应函数,双光子纠缠的关联成像和经典热光源的关联成像原理及其基本规律.第三章介绍莫尔效应的基本含义、产生原理以及实际测量中莫尔技术的测量原理.从第四章到第五章都是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提出和分析利用关联成像技术观测莫尔效应的新方案.第四章将关联成像跟莫尔效应联系起来,研究一般情况下利用双光子纠缠光源实现莫尔条纹的关联成像方案.并从经典关联的热光能模仿量子纠缠光的性质出发,提出了利用经典热光下的关联成像实现非局域光学莫尔效应的理论方案.第五章研究利用关联成像观测莫尔效应的几何光路实现,给出了两种不同方案下分别利用量子纠缠和经典热光实现莫尔效应的几何分析.并通过分析两种不同光源关联成像的特性,总结归纳出两种光源下获得莫尔效应的条件.第六章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展望。
其他文献
5558转发俞敏洪:我们曾经被人看轻过,我们很多人现在还在被人看轻,但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势利场,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不顾别人眼光,我活着我自在,这是超人;另一条是通过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据统计法,对兰州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对兰州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篮
调剂,使得很多学生如愿尝了大学梦,但等待他们的或许是个不喜欢甚至是未知的专业,当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的职业目标出现偏差甚至是矛盾时,该何去何从呢?本案例分析,结合学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自放电小、比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器和电动汽车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蓄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的选取,尤其是负极材料的选取。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各种碳材料,如石墨、焦炭等。相对于金属锂而言,尽管碳材料在安全性能、循环性能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由于碳材料的嵌锂电位接近于金属锂,在电池过充电
本文主要提出并研究了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一种新的非线性吸收机制——含铁磁尘埃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以及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一种新的非线性散射机制——等离子体中漂移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很多本科高等院校都在积极地探索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课标理念是让我们读懂学生,其内涵相当丰富.对于教师而言,读懂学生的眼神是洞察学生心灵与需求的一条捷径,也把“读懂学生”这一理念更加具体化,对于当下素质课堂来说也更
锆钛酸铅镧[PbLa(Zr,Ti)O,简称PLZT]薄膜具有优良的介电、铁电、压电、电光等效应,广泛应用于微电容、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非挥发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光电开光等领域。本
本论文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工作组成。第一部分是Ag纳米粒子掺杂的LuO:Eu薄膜和粉术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及其光谱性质研究;第二部分为Tb掺杂的LuO纳米粉末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结
对词义的解释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环节,选择什么方法来解释词义很重要,通过查阅资料,我整理出了解释词义的主要方法.包括:实物法;演示法;翻译法;定义法;近义词法和反义词法;语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