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结合D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高的临床观察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w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头针结合DMS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肌张力的恢复和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头针结合DMS的临床规范化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课题纳入标准,本课题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住院75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试验共脱落5人,试验组A组脱落1人,对照B组脱落2例,对照C组脱落1人,对照D组脱落1人。所有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头针+DMS+常规康复训练)、B组(DMS+常规康复训练),C组(头针+常规康复训练),D组(常规康复训练)分别干预4周。纳入的病例资料收集完后,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比较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肌电评定、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rthel评分的积分情况。结果:①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方面,四组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四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肌张力方面优于对照组;②在ADL方面:DMS主效应具有显著性差异(PDMS<0.01),头针的主效应具有显著性差异(P 头针<0.01),且二者存在交互效应,说明将二者结合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更好的疗效;③在FMA方面, DMS与头针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二者存在交互效应,说明将二者结合对于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有较好的疗效;④在sEMG方面,DMS主效应具有显著性差异(PDMS<0.01),头针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头针<0.05),二者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头针与DMS在降低上肢肌张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降低表面肌电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头针与DMS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交互作用,研究结果为头针结合DMS的临床规范化应用提供了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以目的论等目标倾向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影响《黄帝内经》译文可接受性的潜在因素;分析国内中医英语译本接受度和公认度不高的原因;提高中医英译人员对可接受性议题的重视。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中医心身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减少复发率, 探讨其作用机理,了解其心理社会因素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为中医心身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提供理论与临床
背景分析一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以讲练习题为主的一种课型。它是巩固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概念,进一步掌握基本规律的必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知飞跃的主要途径。  背景分析二  习题课与练习课、复习课应有所区别,练习课是对学段内容,主要是操作层面内容的操练,复习课是对学段内容以及考点的再现,而习题课往往是对学段
期刊
2015年年初,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布了全国党史部门党史研究领军人物评选结果,有14位成就卓著的党史研究大家当选,他们代表了全国地方党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苗
有明一代,在人性的张扬上无疑是走在历史的前列。早在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以江南桑悦、唐寅、祝允明、张灵等为代表的“狂简”之士,个性的自由,个人生活的放荡不羁,已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自主研发芩柴抗毒合剂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芩柴抗毒合剂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
肝炎病对我国国民健康危害严重,近30年来国内外医学界一直很重视肝病防治研究。目前,使用药物来排除对肝细胞造成损害的各种致病因素,或者降低致病因素的肝损伤能力,这样的治疗方法,仍然是现代医学治疗肝病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医学中属祛邪范畴。中医学中还有一种专门扶助人体正气,使正气增强,来对抗致病邪气最终使邪气离开人体,这种方法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扶正抗邪”。它的依据就是两千年多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