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把跨文化能力作为核心内容之一明确提出,意味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堂也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平台和途径。而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教师的信念与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甚至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他们备课、课堂决策及所有的课堂行为。因此,了解高校英语教师对跨文化教学的信念是确保有效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关键。对于教师跨文化英语教学信念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对于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教师信念较少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为质性研究,根据目的取样和便利取样原则,确定Y大学9名全职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制定采访大纲对他们进行访谈。将所收集录音转写成文本,进行分类、编码,借助NVivo进行定性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旨在拟归纳出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教学中的信念体系的大致构成,并了解实施跨文化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找出影响教师信念构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关于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融于大学英语课堂这一内容,9名教师持有不同观点。其中,8名教师愿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外语教学中,且他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并非全都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施;1名教师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教师实施跨文化英语教学应具备的能力而言,主要分为三种:首先是知识储备,包括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理论,语言能力及目标文化和目标国家的文化知识;其次是实践能力,涉及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能力,社交文化能力以及具备可以与他人成功沟通的交流策略的能力;第三种是对于陌生知识和文化信息,教师应在教学中保持客观性和批判意识。对于影响教师跨文化外语教学信念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人格,能力,个人需求等与自身紧密相关的因素,所有这些方面都可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都是形成教师信念的基础和内在动机。外部因素包括国家外语教学政策,外语考试制度,国家或地区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以及学术环境,学生自身水平及需求等。根据显示的研究结果,本文初步构建出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英语教学信念体系框架和需具备的能力要素,可为未来教师进行跨文化培训或高效实施跨文化能力培养课堂提供借鉴;另在外语考试系统中较少涉及跨文化方面的考试问题,较难检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今后可加大此方面的考试习题比重。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信念的研究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更高效的完成《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所提出的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这一目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帮助解决在高校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碰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