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018年两次师生座谈会上,都讲到《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社会,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深深地冲击着高等院校,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才成长环境。大学生越轨行为是高校内存在的一种亚文化现象,虽然大学生群体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严重违反或背离应遵守的规范行为。大学生常见的越轨为主要表现为违法犯罪行为、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违反学校纪律行为等。本文将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视角,着重对大学生越轨行为进行深入探究,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方法来对大学生越轨行为进行防控,以期达到有效遏制及尽量减少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目的。首先是梳理与汇总学界针对大学生越轨行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对什么是大学生越轨行为进行界定,同时还对大学生越轨行为进行归类,总结该行为特点与阐述行为所具有的危害性等。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下分析大学生越轨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畴内包含着大学生越轨行为,同时防控大学生越轨行为又依托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要手段,而大学生越轨问题的防控结果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其次,通过实证调查对大学生中常见的一些越轨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包括社会与学校等在内四个方面来对大学生出现越轨行为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角度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在对大学生因违德而引发的越轨行为进行防控时,需着重凸显家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而在防控因违反校规校纪所引发的越轨行为方面,则需加强校园制度的约束作用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涉及大学生因违法犯罪而引发的越轨行为防控方面,除了需要社会努力构建良好的法治氛围,还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预警作用,以及开展宣传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所具有的相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