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第一章中,首先阐述了进行此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也即是此次研究的实际意义。紧接着笔者介绍了“直接拼读法”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直接拼读法”被一致公认为是最有效、最直接教授母语阅读的方法。国外对“直接拼读教学法”的研究大多围绕英语拼读法教学与儿童单词解码能力、阅读能力的关系展开,且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母语是英语的儿童,学习者不需在大脑内进行词义的转换。在国内已有不少人致力于该方法的研究,且大多研究均围绕小学生学习英语展开。论文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直接拼读教学法”的概念、理论挤出、基本原理和其优越性。“直接拼读法”是在学生没有掌握或不借助国际音标的前提下,根据英语音素与汉语拼音之间的相通性,借助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正迁移作用,老师直接教授26个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规律,建立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与44个音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拼”的能力;学生掌握了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以后,遇到符合同样规则的生词时,他们就能准确地拼读或拼写这些单词。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和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背单词的负担,增强了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接着笔者详细地介绍了直接拼读法的基本原理—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即这些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而不是它们的名称音)。随后笔者又具体阐述了“直接拼读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七个优越性。论文第三章着重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了农村中学老师们教授单词的教法和八年级新生学习英语的状况以及他们学习英语困难之所在,并由此提出了本研究课题——“直接拼读法”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七年级新生中进行单词教学的应用研究。随后笔者探讨了直接拼读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五措施、六步骤以及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的注意事项。接着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七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比实验:在七(1)班老师采用“直接拼读法“教授单词;在七(2)班老师采用传统的教法教授单词。作者通过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对调查问卷的结果以及试验中学生的四次阶段测试成绩做了统计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论文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所得结论是:通过一年的学习之后实验班学生整体成绩远远好于普通班的学生。这充分说明老师采用“直接拼读法”的模式教授单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对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农村中学学生而言,“直接拼读教学法”极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