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埋葬制度是古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而车马随葬制度则是埋葬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一个地区车马随葬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该地区埋葬制度的深入了解,而且对当时社会、科技、军事、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楚墓车马随葬制度作为楚文化的一部分,是与楚文化相始相终的,是楚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楚墓车马随葬制度又与中原地区的车马随葬制度密切相关,这也为中原车马随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材料。楚墓车马随葬包括墓外设置车马坑和主墓内埋葬车马器,本文主要是在对目前已经发现的楚墓中的车马随葬遗迹、遗物进行整理,利用类型学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楚墓车马随葬的一般规律,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楚墓车马遗迹可以分为车马坑和墓内埋葬遗迹两类。楚墓车马坑随葬的埋葬方式以车马合葬为主,车与对应的马呈驾乘状摆放在一起,战国中期以后,出现了个别使用马坑、车坑的情况。墓内随葬车马器包括了仅使用车马器随葬和同时使用车马器和车马构件随葬两种方式,前一种方式从春秋中期一直持续至战国末期,后一种方式主要出现于战国以后。楚墓中,使用车马坑及车马器随葬有一套固有的方式。在车马坑的设置上,车马坑一般位于主墓的西部,坑平面一般为近方形或长方形。车马的埋葬方式上,普遍是车马同坑,车衡向西,马侧卧于车辕两侧,背对车辕。墓内埋葬车马器,一般与兵器一起放置于椁内一侧。演变方面,前期设置车马坑的墓葬较少,而且规模一般,进入战国中期后,车马坑随葬的现象逐渐增多。车马器方面,早期的墓葬随葬车马器的组合主要是軎、衔、镳等,进入战国时期后,用于随葬的车马器种类及数量大增。促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战国中期,国力强盛,使得一些普通的贵族阶层有能力设置车马坑随葬,或随葬大量车马器;二是当时的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表现在丧葬上则是大量使用超出本身等级的随葬品。楚墓中,车马随葬一般只见于贵族墓葬,墓葬的等级与是否设置车马坑及使用多大规模的车马坑并无明显的关系。而车马器的使用则与墓葬等级关系比较明确,等级高的墓葬往往随葬的车马器种类及数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