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处理的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nydbw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燃料电池BFC(Biofuel cell)是利用酶(Enzyme)或者微生物组织(Microbe)作为催化剂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类电池。以市政及工业有机废水为底物,可以使其在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同时获得电能。该研究的发展目标是降低废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实现废物的资源化。 以GOx/GC为阳极,Pt/C为阴极,葡萄糖模拟有机废水为底物,组装了酶燃料电池(E-BFC)模型。基于放电曲线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研究了葡萄糖浓度,阴极面积等因素对E-BFC产电和COD去除率TE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E-BFC的最大功率密度随着阴极面积的增大而提高。将质子交换膜与阴极碳纸做压片处理后,产电性能大大提高。底物中葡萄糖浓度增大,电解液传质阻力增大,产电能力下降,在底物中葡萄糖浓度为2.0×102mg/L的情况下,燃料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可以达到31.0 mW/m2,COD去除率TE最高达19.84%,低的COD去除率与酶的活性及稳定性有关。 以北京工业大学化粪池废水进行接种,配制葡萄糖模拟有机废水,分别以石墨毡、碳纸和钛作为阳极,Pt/C为阴极,设计了微涡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装置。比较了不同阳极载体、阴极面积、葡萄糖的浓度、水流速度对电池电流输出的影响。研究了电池对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石墨毡作为阳极载体,接两片载Pt碳纸阴极,葡萄糖浓度3.00g/L,反应液连续通N2保持厌氧,水流速度20.0ml/min的条件下,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6.6mW/m2,COD去除率TE在121h时达到最大80.45%。 本论文的研究为生物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实践提供可行的技术数据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人工湿地因低能耗、易管理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内复氧效率的高低是耗氧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植物根系泌氧作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复氧途径,其能够为根系微环境提供氧气,满足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对氧的需求。本文研究了植物根系泌氧的变化规律,评价了植物生理指标、植物种类及植物收割管理方式对根系泌氧作用的影响;验证了植物根系泌氧与湿地污染物去除的相关性,明确了植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存在两种基本范式:一是卢卡奇的物化意识形态理论;二是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物质化的阐释.从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来看,卢卡奇着力分析的是人们面对物
从现存僧尼塔铭、 墓志铭来看,修建墓塔在7世纪的中国成为一种广泛被认可的佛教丧葬形式,体现了佛塔信仰与传统丧葬文化的融合.对于比丘尼而言,与比丘无异同起墓塔是对她们佛
于右任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三十余载,他短暂的任职审计院长的经历几乎被忽略,少有研究,然而,于右任在审计院管理方面的思想及做法,却是探讨国民政府财政经济监督不可绕开
本文通过对合成的Ca5(PxAs1-xO4)3OH固溶体在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在水环境中的溶解实验,研究其在水环境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计算该固溶体基本的热力学参数,如:溶度积(Ksp)和
聚L-乳酸(PLL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但质硬而韧性较差,体内降解速率慢,限制了它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通过L-丙交酯与其他单体共聚制得聚乳酸共聚物材料,可改善PLLA材料的亲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饮食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由饮食业所产生的油烟废气日益成为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研究和开发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低成
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