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反馈信道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与传统混合视频编码体系完全不同的视频编码体系。其理论基础是分布式编码理论,主要包括:(1),Slepian与Wolf建立的二元相关信源序列的无损编码定理,以及(2),Wyner和Ziv建立的解码端存在边信息的信源编码理论(也即有损分布式编码理论)。将分布式编码理论与视频编码相结合而产生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潜在地能够获得许多新的特性,诸如:更加灵活的编解码端之间的复杂度分配,较低的编码器复杂度(相对于同等级别的混合视频编码体系),针对信道噪声的较高的鲁棒性,编码端不一定需要精确的时域预测图像块、甚至不需要参考图像。因此,分布式视频编码体系在最近十年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由于自然视频图像序列的内容变化范围极大,不同的编码单元所需要的码率也不尽相同;同时,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编码器不生成精确的时域预测图像块,因此也就很难在线地精确的估计每个编码单元所需要的码率。这个就是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码率分配的挑战。现有系统大多是以自适应码率技术和反馈信道技术为基础,首先由编码端传输当前编码单元的部分码流到解码端,并由解码端尝试解码这部分码流,若解码不成功,那么解码端将通过反馈信道向编码端申请该单元的更多信息比特。基于反馈信道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分配比特以获得较高的压缩效率。但是,反馈信道本身的硬件成本、反馈信道上的延迟对编码和解码过程的影响、编解码端复杂的同步和交互,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制约基于反馈信道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无反馈信道的Wyner-Ziv视频编码系统。核心的研究目标是以较低的编码器复杂度来实现较高的编码效率。首先,这个系统被划分成关键帧的编码子系统和Wyner-Ziv帧的编码子系统,并分别对它们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关键帧的编码子系统中,着重分析了H.264/AVC的Ⅰ条带的帧内预测技术。利用Sobel算子计算出原始图像的边缘角度和强度后,可以通过统计实验得到图像纹理与帧内预测最佳模式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个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H.264/AVC帧内预测的快速算法,在几乎不降低编码效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Ⅰ条带的编码复杂度。2,论文给出了Wyner-Ziv帧的编码子系统中源信息和边信息之间的统计关系的数学建模,然后,从这个模型出发,推导出了陪集码的参数向量的生成方法,以及陪集码参数向量的率失真优化方法。3,为了研究哈希签名最优长度与编码图像块自身特性之间的关系,对Wyner-Ziv帧的编码子系统中哈希冲突的条件概率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以图像块的非零系数个数作为哈希冲突概率的条件变量,来统计哈希冲突的条件概率。基于此分析,本论文提出的哈希函数的自适应选择算法和相应的非零前缀技术以提高Wyner-Ziv编码的压缩效率;4,本论文特别研究了自然视频编解码过程中的一类常见情况。这种情况是,参考图像中的Co-located图像块可以作为一个边信息辅助解码器正确解码已传输的码流。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这种情况在自然视频图像序列中的发生概率和满足这个条件的充分必要条件,然后提出了Wyner-Ziv帧的编码子系统中的编码端预匹配算法。这个算法可以在不提高编码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压缩效率。
其他文献
在一定的网络资源情况下最大限度减少网络业务阻塞是光网络拥塞控制的核心问题。光网络的动态化和智能化给拥塞控制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也为其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论文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根据贵州油料资源分析和生物柴油研究情况,认为大力发展生物柴油既能充分利用贵州油料资源,又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效解决当地的三
概述了COWS(Crude Oil Washing System)清罐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清洗技术原理。介绍了COWS清罐装置在涠洲终端处理厂清洗5×10^4m^3原油储罐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在施工过程中出
中央企业  中国商飞与海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2日,中国商飞公司与海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飞机采购和运行、航空市场开拓、航空维修与客户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同推进国产民机市场化、规模化经营。根据合作协议,海航集团计划未来逐步引进并运营100架ARJ21新支线客机、200架C919大型客机,助推国产飞机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营。  我国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6月2日12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