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原本是用来指称一种自然界的植物,除概念意义外,现在多被附加上了引申意义。其不仅可以用来称呼成百上千的不同的花,而且经过人们的长期使用,代代相传,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能指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英汉花名、人名、习语、谚语、经典句子、歌词及文学著作中出现词语“花”的语篇部分。根据认知语言学、文化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相关理论,并参考美学价值思想,从概念隐喻中的映射模式着手,以《朗文英语字典》、《当代汉语字典》、《当代美国英语字典》等权威字典和《红楼梦》、《警世通言》等文学名著中的相关章节为语料,通过对语料的对比分析,同时对英汉花隐喻的语义形成进行文化性解释和系统总结,系统对比英汉中“花”词语在映射模式上的共性和个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描写和解释同步进行,认知和文化相结合,但在对英汉语中“花”词语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综合比较时,也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花的隐喻,但各有异同。一方面,中文里词语“花”较之英文而言,有更多的隐喻意义。另一方面,在中英文中关于词语“花”的隐喻在隐射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首先,在中英文中,词语“花”都可以用来形容女人、繁荣的景象、美好的事物及精华;其次,在中文中词语“花”有时有一些贬义用法,如用来表达欺骗或与性、繁殖相关的贬义意项,而在英文中却缺失此类目标域。在中英文中,词语“花”以不同意义频繁出现,形象地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模式,是语言和思维研究的重要途径。基于概念隐喻上的词语“花”的研究,其成果不仅有助于了解英汉名族的认知特征,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思维特点,而且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研究,特别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