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炔、黑磷烯和MX2的电子和声子计量谱学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以其新奇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电子和声子谱在研究二维纳米材料宏观性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当纳米材料受到外界刺激时,其电子和声子谱出现的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然而在探究二维纳米材料电子和声子谱受外界刺激的演化规律时,传统的经典理论模型均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人们需要寻求新的理论模型来探索二维纳米材料电子和声子谱在不同外界刺激下出现的新颖现象,并揭示其内在物理机制。本论文以石墨炔、黑磷烯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等二维纳米材料为例,以其电子和声子谱中的禁带宽度和拉曼频移两个重要物理量为研究对象,结合键弛豫理论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讨了它们的尺寸、温度、压强和应变效应及其相应的物理机制。具体研究工作概括如下:  1、结合键弛豫理论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研究了石墨炔和黑磷烯纳米带禁带宽度随尺寸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纳米材料禁带宽度随着尺寸减小而增加。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炔和黑磷烯纳米带尺寸减小,其低配位边缘原子自发弛豫、键长收缩、键能增强和能量密度升高,是诱导其禁带宽度随尺寸减小而增加的物理本质。  2、基于键弛豫理论模型,我们分析了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黑磷烯纳米材料拉曼频移随层数演变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纳米材料原子层数的增加,A1g模发生红移,然而E12g模发生蓝移。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主要因为A1g模和E12g模具有不同物理起源:双原子振动主控E12g模红移,而多原子集体振动主导A1g模蓝移。  3、基于键弛豫理论模型,我们探索了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黑磷烯纳米材料拉曼频移和禁带宽度的温度效应。研究发现,随温度增加,其禁带宽度和拉曼频率均发生一致的红移。结果表明,高温诱导纳米材料原子间化学键的键长膨胀和键能弱化,是其禁带宽度和拉曼频移随温度增加发生红移的根本原因。  4、基于键弛豫理论模型,我们建立了二硫化钼拉曼频移与压强和拉应变的函数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压强增加,二硫化钼拉曼模式均发生蓝移;随着拉应变增加,二硫化钼拉曼振动模式均发生红移,且E12g模发生了劈裂现象。结果表明,压强诱导二硫化钼原子间化学键键长收缩、键能增强,导致其拉曼振动模发生蓝移;拉应变使得二硫化钼原子间化学键的键长伸长和键能弱化,导致其拉曼频移发生红移,应变失配致使E12g模发生了劈裂。
其他文献
固体表层和纳米团簇一直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其之所以在实验和理论中都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们不同于块体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这些反常性质包括磁性、催化性能以及拓扑绝缘体中狄拉
Zr基非晶合金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对Zr基合金原料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多种非晶化机理,制备了各种Zr基非晶粉末。但是,Zr基合金非晶
多级孔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其具有不同等级尺度的孔道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等优点,在催化、吸附、分离、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成为多孔材料领域的的热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熔体的粘度可以反映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特性、颗粒在铝熔体中的弥散沉降情况和复合材料熔体在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研究复合材料的粘度变化,可以为
氧氮玻璃的熔化温度高达1500-1800℃,难于通过传统熔融冷却法而制得,而且,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的玻璃其N含量也较低。所以,通常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氧氮玻璃,以降低玻璃的熔融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和核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核废物逐年增多。众所周知,核废物对整个人类,甚至生态环境都是有巨大危害的。目前,关于核废物的处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因此,本文将尝试用两种螯合剂功能化的Janus纳米颗粒来从高放核废液中分离出放射性元素。首先,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粒径大约在7.3 nm左右的γ-Fe_2O_3超顺磁纳米颗粒,然后,在其表面包裹了厚度约5 nm聚丙烯酸。随后,用第一种螯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有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已展现出了优良的性能。特别是TiAl基合金,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航空航天用高温结构材料。与Ni基高温合金相比,TiAl基合金具有密度低,高
氧化锆透明陶瓷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耐腐蚀,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以用于照明技术、光学、特种仪器制造、无线电子技术及高温技术等领域。本文首先对不同氧化钇稳定的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