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诗学“性情观”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绍基是道咸“宋诗派”最重要的诗人和诗学理论家之一,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他的诗论,虽然只是散见于其论诗诗、论诗文中,并没有专门的诗学理论著作来承载,但却能自成体系,并独具特色和风格,因此在近代诗学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近代诗学的发展来看,何绍基的诗论不仅充实了近代宋诗派的理论基础,而且开启了一种新的更具有兼容性的诗学价值观。  “性情”观是何绍基诗论的核心,也是何绍基诗学理论在晚清诗论中凸显出来并具有独特价值和影响力的原因,本文将以何绍基的诗学“性情观”为核心重新建构何绍基的诗学理论阐释系统。  本文基于传统诗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本质论、表现论和创作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整篇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述了何绍基的“性情观”在晚清诗论中的凸显植根于清代的“宋诗学”背景,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所强调的“性情”与“学问”的融合打破了“性情”与“学问”长期对峙的状态,并依靠对“宋型文化”的认同把“学问”内化为精神气质和人格修养的一部分,学问广博性情才能厚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诗派“自立不俗”与“学问至上”的矛盾,何绍基的诗学“性情观”是“性情”与“学问”的融合。  第二章论述了何绍基“性情观”的两种表现形式:“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何绍基在强调诗人应有“真性情”的同时还强调要发挥诗歌“兴观群怨”的诗学功能,不过,何绍基所言“真性情”的出发点是“温良恭俭、忠孝节义”的传统士大夫人格,而他所言的“性情之正”一方面秉持“温柔敦厚”,另一方面以“不平之气”贯穿其中。他对诗歌“真”与“善”的追求,对文以载道的认同和自觉,调和了诗歌审美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从“创作论”的角度论述何绍基的“性情观”,创作与理论的结合是何绍基诗论的特点,何绍基的诗论实际上是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强调“真性情”在创作中对创作主体的要求便是“人与文一”,只有自写性情,自出机杼,把自我“搬移”到文学创作中去,“不逐时好、不榜古人”、“直起直落,脱尽泥水”,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诗歌才能“不俗”,此外,何绍基强调创作的格局,强调一种植根于儒家传统,把学问、性情、人格气质合而为一的“诗心入内”的诗学理想与实践。
其他文献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清醒地看到当前
本文以现代短波在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为起点,分析了短波在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及通信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最后大致的介绍了短波在跳频
本刊讯2007年2月13日,农发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机关党委书记孟献斌主持召开机关各党支部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央国家机关第二十一次党的工作会议暨第十九次纪检工作会议精神,
蔡文姬是汉末重要的女诗人。她生于名门世家,以其卓越的才学及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备受后世的瞩目。蔡文姬的作品大多失散,现流传只有三首作品。本文主要立足于蔡文姬生平的
如今的国内经济市场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中坚力量,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更是由于实际市场上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了大部分.如何制定好一个健全有效的中小企业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历代女性创作者前赴后继,开创出女性文学的辉煌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写作尤为引人瞩目,在不同维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以安妮宝贝
在信息传播日益提速的今天,国内的印刷媒体纷纷倡导新闻报道的视觉化。纵观国际报业发展史,也在经历这样的转变——从一味追求文字信息的密集到寻求视觉与文字的平衡。图片
《俚语证古》是我国近代文字音韵学家丁惟汾的方言词汇著作。它主要以日照方言俚语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双声音转释词,大量引用《诗经》、《史记》、《汉书》、《礼记》、《
从荆轲的政治诉求的表达、到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自由王国的建构,再到南侠展昭、五义与清官包拯联手治下的北宋青天盛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侠义小说史上伦理诉求的痕迹——民间
姑苏,我数十年来每每造访,总有说不清的情由。那里有明代吴门派的余绪、近代艺坛传承的血脉,更有我所熟识的前辈、同道。费新我、谢孝思、瓦翁、吴(?)木、沙曼翁……他们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