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其他文献
当前,广西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快速阶段,产业园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在
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燃料和混合气体的适时燃烧使之产生动力,但是作为燃料的汽油即使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很难自燃,要想使其适时燃烧有必要用火来点燃。火花点火便是火花塞的作用。
<正> 秦至同志在《辞书研究》1983年6期上发表的《建国以来出版的少数民族语文辞书一览》一文内容很丰富,对民族语文工作者有参考价值。但发现有些辞书遗漏,本文从两个方面就
近几年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器人现在具有各种能力来完成不同的任务,例如: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太空探测器。但机器人自身应对不确定环境仍存在很多挑战。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支持机器人在没有示教编程的情况下在未知的环境下完成新任务。在传统的机器人示教方法,需要专业人员使用示教器进行编程,之后机器人才可以掌握具体的工作技能。显然,这种方法过于耗时且效率低,无法适应需要经常更新技能的任务。为提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