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时度假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后传入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得到了的空前发展。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分时度假产品,分时度假的发展对我国将起到促进旅游业升级、消化空置商品房、扩大内需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时度假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我国分时度假企业目前主要是借用美国的分时度假产品营销手段,对分时度假产品进行营销。但目前分时度假产品销售困难,营销手段不成熟,分时度假的效益难以发挥。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中美两国分时度假产品的市场营销进行比较,一方面辨析两国国情对分时度假产品市场营销的影响,另一方面找出我国与美国的差距。比较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我国分时度假产品的市场营销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同时也要进行本土化调整。 本文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中主要论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介绍了学术界关于分时度假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本文研究对象——分时度假产品的定义。之后本文从发展历程、营销环境、营销主客体、营销手段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分时度假产品的市场营销进行比较,既第二章到第五章。 第二章,中美分时度假发展历程比较。本章对比分时度假在中美两国的发展过程、产品的演化历程,从而分析出,中美两国分时度假产品目前处于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 第三章,中美分时度假产品营销环境比较。通过比较两国的法律、社会文化、经济环境,辨析出目前我国分时度假营销环境中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 第四章,中美分时度假产品营销主客体比较。本章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分时度假企业和消费者。美国分时度假企业目前已趋向成熟,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开发企业与交换企业间合作大于制约。中国在以上三个方面与美国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相对于美国,中国分时度假消费者数量还较少、客户群比较单一,潜在分时度假消费者度假消费观念尚不成熟,对分时度假及其优越性尚不了解。上述几点共同成为分时度假产品在我国进行市场营销的租碍因素。 第五章,中美分时度假产品市场营销手段比较。通过营销组合模式理论,本章从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四个方面对两国进行比较,提出值得我国分时度假企业借鉴的合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等先进营销理念和手段;同时,我国应从产品年限、价格、促销手段等方面对分时度假产品的市场营销进行本土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