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通过时钢轨表面对流换热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tianzhihe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列车速度和轴重的加大,制动和加速度牵引频繁,轮轨接触表面热疲劳现象成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轮轨接触区内材料的金属组织结构等物化特性发生变化,运行之中加剧了轮轨之间的机械磨损,同时加剧了轮轨表面剥离和裂纹的形成,对轨道的稳定性造成危害,更对列车的安全运行形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其中关键因素—钢轨表面温度,它的大小则取决于钢轨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因此,在列车车轮连续通过一段钢轨时,研究列车车轮通过钢轨过程中钢轨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非常必要。确定钢轨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是准确确定钢轨温度,进而获得提高钢轨使用寿命和确保铁路安全运行有效措施的基础。因此,本文开展列车通过时钢轨表面传热特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含:建立钢轨表面换热性能实验台;设计合适的实验轮;实验获得钢轨表面传热特性;建立车轮通过钢轨时流动及传热模型;用FLUENT软件获得模型的数值解。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实验得出,当车轮的速度低于一定值时,钢轨表面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值随车轮的线速度增大而增大,当车轮的线速度进一步提高时,钢轨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值却明显下降,即钢轨表面的平均换热系相对于车轮的线速度呈抛物线函数关系;(2)基于对单位时间内通过指定段钢轨的车轮频率,获得列车时速182km/h时实际钢轨表面换热系数最大,值为146W/(m2·K);(3)数值研究发现钢轨表面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车轮速度成正比,没有实验数据表现出的极值速度。
其他文献
柴油机瞬时转速具有波动性,蕴含着丰富的与柴油机性能和工作状态相关的信息,其波动规律、波形与燃烧、气缸内压力等有关,因此可通过检测瞬时转速信号实现对柴油机工作状态的监测
学位
本文从热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换热系统优化的目标函数,并对串并流换热系统的管程参数进行了优化.
该文以CUB100风冷汽油机缸盖为模型,对发动机在过渡工况下,主要是起动工况和突减负荷工况下,燃烧室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其中,采用参数化造型工具软件PRO/ENGINEER进
膜片钳技术现在已经成为电生理领域的主要技术手段,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国际上领先的膜片钳系统正在向高通
基于先进技术方法的循环流化床流动特性研究摘 要循环流化床(CFB,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锅炉以其高效、低污染等优点,在全世界范围正在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技术较
分开循环式发动机是基于前人分开循环的设计理念,以奥托循环为基础,对传统四冲程发动机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一种新型发动机。它的设计思想中试图包含对发动机热效率有重要影
该论文基于总能系统工程热力学,并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的课题(G199902210533)"煤转化新过程的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研究工作,针对洁净煤发电
翅片管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它的优点是能够在材料消耗量较少的情况下有效增加传热面积,从而实现换热器传热能力的提高。流体外掠圆管时会在圆管后面形成一个分离涡区域。
针对离心风机的运行状态判别和多类故障诊断问题,论文首先对电厂离心风机几种常见机械故障进行实验模拟,对其产生机理、频谱特征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理论,对于初始特征生成、特征空间维数压缩、运行状态判别和故障分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特征空间异常判别方法和多子空间故障识别方法,诊断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有效解决离心风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识别问题;最后开发了离心风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