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SO2严重的破坏了环境。工业烟气脱硫广泛使用的钙法处理技术不仅无法对硫进行资源化利用,又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固废。离子液体由于具有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和结构可设计等特性成为一种有效的SO2脱除剂,离子液体吸收SO2的研究也受到人们关注。胍盐类离子液体与SO2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常作为SO2吸收剂。而将对SO2具有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化基团引入到离子液体结构中,形成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进一步改善其对SO2的吸收能力。本论文首先将醚基基团引入到胍盐类离子液体结构,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1,1,3,3-四甲基胍聚乙二醇二羧酸盐离子液体([TMG][PBE]),采用1HNMR、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合成了1,1,3,3-四甲基胍辛二酸盐离子液体([TMG][SUB])用于验证醚基对离子液体脱硫性能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考察离子液体结构中醚基数量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本论文合成了1,1,3,3-四甲基胍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二醇二羧酸盐离子液体([TMG-MPEG][PBE])和1,1,3,3-四甲基胍聚乙二醇单甲醚溴盐离子液体([TMG-MPEG][Br]),对比了二者在20℃-50℃常压下吸收纯SO2以及在20℃下对不同分压SO2的吸收性能和再生能力。结果表明,[TMG-MPEG][Br]对SO2的饱和吸收量为0.714gSO2/gIL,[TMG-MPEG][PBE]的饱和吸收量为为0.926gSO2/gIL。并且通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实验发现[TMG-MPEG][Br]和[TMG-MPEG][PBE]均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离子液体用于气体SO2的脱除时,多采用气液接触方式进行吸收。但由于所用的离子液体粘度大,价格昂贵,造成液体分布困难、雾沫夹带严重,脱硫成本较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将离子液体固载于多孔固体材料上,可以使两相接触面积加大,最大程度的克服上述传质问题的影响;同时也可大大减少离子液体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工业应用方面更具优势。本论文采用浸渍法将以上四种离子液体固载到硅胶上,制备了[TMG-MPEG][Br]-SiO2、[TMG-MPEG][PBE]-SiO2、[TMG][SUB]-SiO2和[TMG][PBE]-SiO2脱硫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4种脱硫材料的孔道相对规整,孔结构稳定性较好,适用于SO2的吸附。探讨了不同固载比例的脱硫材料在20℃-50℃对纯SO2以及在20℃下对不同分压SO2的脱硫性能及再生能力。发现4种脱硫材料的硫容均高于纯离子液体和空白硅胶,并且[TMG][PBE]-SiO2、[TMG-MPEG][Br]-SiO2和[TMG-MPEG][PBE]-SiO2在经过5个吸附-解吸循环后其吸附性能基本不变,再生能力良好。本论文为脱硫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及离子液体固载脱硫材料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