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生物柴油中甘油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能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是评价生物柴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007年我国实施的生物柴油国家标准规定游离甘油的含量不超过0.02%。生物柴油精制工艺在中国来说还不是很完善,因此生物柴油精制工艺的研究,特别是除去生物柴油中的甘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采用碱催化法制备了生物柴油,将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作为原料,进行树脂吸附精制工艺和水洗精制工艺的研究。本文利用红外光谱对大豆油和其酯交换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反应产品中有脂肪酸甲酯生成,并用气质联用对脂肪酸甲酯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组成成分为棕榈酸甲酯,10,13-二十碳二烯酸甲酯,油酸甲酯,11-二十碳烯酸甲酯,19-甲基十九烷酸甲酯和山嵛酸甲酯。用吸附仪对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生物柴油中的游离甘油的静态动力学行为和含水量对甘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大孔吸附树脂符合动力学特征,NWD2的平衡时间为250min, NWD1、NWD3和NWD4为270min; NWD2符合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均>0.99;NWD2的控制步骤是颗粒扩散和膜扩散,其他树脂的控制步骤是颗粒扩散;树脂的含水量对吸附量的影响比较大,干树脂的吸附量低于20mg/g,当含有饱和含水量时,NWD4的吸附量最大,为106.78mg/g,除NWD1树脂外,含水量与吸附量基本呈线性关系,NWD1树脂中含水量超过30%时就不会影响甘油的吸附。本文还考察了不同类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生物柴油中游离甘油的吸附率。实验结果发现:(1)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行为符合动力学特征,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2)IR120的吸附量最小,FPC3500次之,252树脂的吸附量最大;(3)Na型干树脂与湿树脂相比吸附率降低了50%,H型吸附率只是略有降低。(4)离子交换树脂的含水量超过15%就不会影响甘油的吸附。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传统的精制方法水洗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水洗条件为:水洗温度50℃,水洗量(占油重)20%,水洗时间10min,水洗次数3次,水洗搅拌速率为100r/min。在最优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游离甘油含量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并且与树脂吸附法进行了对比,发现甘油的去除率均在87%以上,生物柴油中残留的游离甘油含量均低于0.02%。相比而言,树脂吸附法的效果更好,其中NWD4的甘油去除率达到了98.12%,生物柴油中游离甘油的含量仅为0.0021%。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目前较好的解决思路是寻找和发展可再生、环境友好型替代能源。生物柴油技术在
为了利用吸附等温线理论模型模拟高真空多层绝热LNG槽车内吸气剂的吸附过程,对在真空技术中常用的等温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验获得吸气剂在室温下的吸氢等温线,同时利用
本文采用HNS作为新的燃烧调节剂,通过DSC热分解实验和密闭爆发器的实验,研究HNS对硝胺发射药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适当的HNS含量和粒度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降低
对烟道气CO2回收改造项目的背景、技术方案的比较与选定、改造工艺路线及特点进行了总体介绍。改造的总体方案是用改良MEA脱碳法从燃气快装锅炉的烟道气中回收3 000 m3/h(标
集总思想的提出,为复杂反应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由于加氢尾油中重组分的含量较多,为此,我们采用集总动力学的方法建立重质原料的动力学,该方法在催化裂解、催化裂
汉字作为传承了五千多年文化的语言文字,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源泉。汉字代表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审
系统采用DDS技术,利用Matlab/DSP Builder建立AM信号发生器模型,并在DSP Builder平台上完成系统的编译与仿真,经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调幅功能。最后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
本文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小型熔融盐催化煤气化实验装置,在校内实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熔融盐气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气化实验中充分考虑了温度、煤种、二氧化碳流量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入住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
大中十三年(859年),罗隐于南康郡首次入贡京师。途经钟陵,与妓云英同席。十二年后(咸通十二年,871年),见黜礼部,旅况穷途,于钟陵再遇云英,感寓身世,遂写下其代表作《嘲钟陵妓云英》,吴在庆所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