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荆州流寓诗歌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荆州流寓诗人的大批涌入,是唐代文学史上非常瞩目的现象。据笔者统计,唐代荆州流寓诗人可考者73人,现存荆州流寓诗歌586首,内容广泛,艺术风格独特鲜明。本文以唐代荆州流寓诗歌为研究对象,分五章具体论述唐代荆州的流寓诗歌,力求对其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一章,唐代荆州与流寓诗歌创作概况。简要分析唐代荆州的政治沿革、地理位置、交通、经济与文化状况,详细梳理流寓诗歌的发展过程,包括初兴阶段、繁荣阶段和衰变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唐代荆州流寓诗人。主要依据不同身份和流寓动因将诗人分为显达遭贬诗人、自行漫游诗人、正常宦游诗人,以典型流寓诗人为代表简单考述他们在荆州流寓经历和流寓诗歌创作。其中显达遭贬诗人数量最多,而且大都是一些著名诗人,如张说、张九龄、元稹、韩愈、刘禹锡、司空曙、吴融等等,其诗歌呈现出长歌当哭式的灰色暗调。第三章,唐代荆州流寓诗歌的骚怨主调。主要分为吊古悼贤、哀叹命运、苦离伤别、忧国思乡四个部分详析流寓诗歌的忧愁主调,这个主调受到荆楚文化的影响,更受到伟大诗人屈原精神的感染。第四章,唐代荆州流寓诗歌中的景观描写。分析唐代荆州流寓诗歌中的景观分布、地域特色、人文内涵、层理现象以及反映的人地关系问题。尤其是景观的人文内涵突显了荆州景观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特点,从不同角度展现荆州景观的魅力。第五章,唐代荆州流寓诗歌的价值。艺术价值主要内容包括融汇“南骚”与“北风”的艺术精髓、对比手法、铺陈艺术。文化价值主要从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讨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在孙犁的小说中,除了能感受到人物的真实、亲切、形象鲜活外,还能体味出一种抒情诗般的韵味;如白洋淀上飘来的淡淡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力量的强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华文教育各领域研究也日益增多。至今,在几代学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华文教育研
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布置英语作业,提高作业
期刊
汉语差比句的研究,多数成果集中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古代汉语两个方面,而立足于方言的研究成果较少,基于汉语方言差比句进行的系统研究就更为缺乏。不进行系统的研究,看不出方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