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基本全覆盖,毫无疑问早已成为农村户籍人口最为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并对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要看到广覆盖低标准的保障水平对大病的保障能力非常有限。201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表明我国医疗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但在提高保障水平的同时也要看到对于频繁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医疗保障待遇兑现的速度显得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大病患者而言。正是因为新农合及大病保险报销流程上的“一站式”,本文就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在跨统筹区域流动时,新农合待遇兑现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其中存在兑现时滞的原因,并提出实现跨区域待遇即时兑现的合理性建议:如建立全国性的新农合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的监管、提升参合群体自身的政策认知度等,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提供思路。虽然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目前全国各地仍处于规划阶段未全面实现,新农合的重要地位仍未动摇。本文试图探索更加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新农合及大病保险医疗保障待遇兑现方式,让罹患大病的参合农民工异地就医时能获得即时的救治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