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汕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分支,亦是现如今许多茶文化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潮汕茶文化贯穿于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潮汕地区全民饮茶的文化景观。因此,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法、现场观察法的质性研究方法,将潮汕地区的茶文化传播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论文从文化记忆视角出发,对潮汕茶文化传播现象进行研究。文化记忆作为建构起某一群体认同的集体知识,它的构建与传承离不开记忆媒介的作用,潮汕茶文化便是通过工夫茶仪式的载体--茶具,以及人操演工夫茶时的身体演绎构建起潮汕群体间的身份认同,在此,独特的工夫茶茶具与身体是为文化记忆的媒介。虽然潮汕茶文化作为潮汕人的文化记忆。但在潮汕地区,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认知停留在日常工夫茶的冲泡之中,在每日喝茶的过程中,潮汕茶文化逐渐被日常化、生活化,关于潮汕茶文化的文化意涵(包括茶道、茶精神等等)没有得以系统地传承,文化面临失忆风险,在潮汕地区出现:“饮茶者众多,知茶者寡”的传播问题。此外,潮汕茶文化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茶文化的突出代表,它并没有很好地传播出去。在非潮汕地区,许多人知道潮汕人爱喝茶,但极少人了解潮汕茶文化。潮汕茶文化存在着:对内面临文化失忆的风险,对外面临难以走出去的窘境两大问题。因此本论文针对潮汕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梳理,并提出有关建议。虽然现如今许多流行的茶文化,比如普洱茶、龙井茶等等的茶叶冲泡方式都是来源于传统潮汕工夫茶方式,并且不断发展起来。但是相比于潮汕茶文化本身,普洱茶文化的传播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广泛。因此本文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解决潮汕茶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有关建议。文化记忆的功能在于构建认同,使文化得以发展传承。从文化记忆视角研究潮汕茶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是一次新的尝试,将文化记忆与传播结合,不仅是为了重申潮汕茶文化的文化价值,更加是对文化失忆情况的警醒。从文化记忆视角去思考潮汕茶文化的传播状况、传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突破其局限性使其更好地传播,让潮汕茶文化的传播最终能超越文化记忆范畴,更广泛地走出去。以上是本次研究的重要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