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社交方式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社交媒体中所呈现的人物更加精致美好,大众媒体对于人们身体意象的影响也逐渐突出,美颜和滤镜的发展为美化人物的平面形象提供了技术支持。关于社交媒对个体身体意象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然而针对短视频类社交媒体对身体意象的研究还在初始阶段,用户在观看人物类短视频所导致的身体意象变化是否可以通过有效方式进行改善?以及当下短视频与消费市场相结合,用户身体意象受到影响后,是否会有不同消费行为和倾向?为了研究用户在日常使用短视频App时所产生的状态性身体意象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用户消费倾向的影响。本文对60名大学生被试在实验室环境中观看短视频时身体意象所发生的改变进行记录和分析:实验1a是将自变量为观看内容(风景类短视频、人物类短视频)的被试进行随机分组的单因素组间设计,风景组为控制组,人物组为实验组,因变量为身体意象降低的程度;实验1b中仅实验组被试接受处理,采用材料顺序(先男后女、先女后男)×提示方式(有提示、无提示)×被试性别(男性、女性)的2×2×2三因素组间设计;因变量为身体意象降低的程度。结果发现:(1)人物类短视频的观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身体意象显著降低;(2)在仅观看一半视频时,女性身体意象呈现了更显著的降低;(3)性别、提示方式和材料顺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发现存在身体意象的差异后,实验二对各组被试的消费倾向区别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1)在偏好选择上,身体意象降低后被试并无明显的倾向于选择某类产品;(2)相比女性被试,男性被试在身体意象降低后会对时尚象征型产品有相对更高的估价。这种倾向较为符合补偿性消费的观点,即身体意象受到威胁时,对于与外貌相关的时尚象征型产品的价值估计就会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