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接受单纯根治性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放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助于临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收治的诊断明确且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LQ-C30,及食管癌专用量表QLQ-OES18,分别于放疗开始前一天、放疗中期、放疗结束后填写问卷。评价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前、中、后生活质量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选取性别、年龄等7个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得分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1放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1.1 QLQ-C30量表分析结果
功能量表中五种功能得分和总体状况分在放疗中期有所降低,其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放疗中期分数显著性下降(P<0.05)。但放疗结束后各种功能都接近或者高于放疗前水平,其中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症状量表中疼痛领域随着放疗的结束得分显著下降(P<0.05)。单项条目量表中失眠、食欲减低领域放疗中期加重(P<0.05),放疗结束后接近放疗前水平但无统计学意义。
1.2 QLQ-OES18量表分析结果
吞咽困难领域随着放疗的结束有明显减轻(P<0.05);疼痛、咳嗽领域于放疗中期明显加重(P<0.05)。
2影响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2.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1.1 QLQ-C30量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性别组,男性患者在躯体功能、睡眠质量领域优于女性且受到疼痛的困扰较少(P<0.05);
年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整体生活质量领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降低(P<0.05),>60岁患者在症状量表中的呼吸困难领域、单一条目中的疲乏领域表现显著(P<0.05),经济困难领域受到的困扰较小(P<0.05);
文化程度组,文化程度高者的经济困难得分较低,且有较高的社会功能分(P<0.05);
临床分期组,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在躯体、认知、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显著下降(P<0.05)。症状量表疲乏、疼痛领域,单一条目中失眠、食欲丧失领域得分显著增高(P<0.05);
KPS评分组,高分组在功能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有明显增高(P<0.05),且在症状量表、单一条目领域的得分低于低分组,其中疼痛、失眠领域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 QLQ-OES18量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女性在疼痛领域表现较男性显著;随临床分期的增加,食欲减退得分明显增加(P<0.05);胸上段食管癌在咳嗽领域得分较其他部位高(P<0.05);KPS评分低分组在吞咽困难等四个领域和症状条目中的吞咽唾液、口干得分明显增高(P<0.05)。
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2.1 QLQ-C30量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功能领域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文化程度、KPS评分;
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年龄、临床分期、KPS评分;
症状领域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临床分期、部位;
单项测量条目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文化程度、KPS
评分。
2.2.2 QLQ-OES18量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吞咽困难等四个领域的影响因素:性别、KPS评分;
吞咽唾液等六个症状条目的影响因素:部位、KPS评分
结论:
1放疗前、中、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不同。
2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放疗中期生活质量有一过性的降低,主要表现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较放疗前降低,失眠、食欲减低、疼痛、咳嗽领域较放疗前加重。
3放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负性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放疗的结束,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放疗前明显改善,在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疼痛、吞咽困难领域改善显著。
4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X线分型、肿瘤部位、KPS评分这些因素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不同的因素影响了生活质量的不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