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性政策话语与地方实践——基于丹霞山与红海湾的案例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f1s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发展中,中国乡村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变迁:在部分乡村凭借着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或者旅游发展的东风迅速崛起的同时,绝大部分的农村随着严重人口流失和第一产业重要性的下降而逐渐空心化。在中国严重的城乡二元分离和不平等的城乡互动关系下,处于弱势地位的乡村难以通过自身的力量而亟需外部发展政策和发展手段的介入实现乡村复兴及城乡均衡发展。在中国政治体制下,乡村政策是乡村变迁与发展过程的核心要素。换言之,乡村转型与乡村政策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乡村政策既是乡村转型在政治上的反映同时又是更深层次上乡村转型的推动力量。三农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都和乡村政策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研究乡村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其在地方尺度上的实施过程对于理解中国乡村重构和乡村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新世纪以来,为应对“三农问题”而发起的以美丽乡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乡村政策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乡村复兴方面被各级政府、学者、公众赋予了极大的期待。在社会建构论的视角下,乡村政策是政府出于管治乡村地区以及实现更大范围上空间开发需要而生产的一套话语体系。乡村性政策话语是政治组织在已有乡村性表征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管治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在其意识形态和开发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以认识乡村进而改造乡村为目的一套话语体系。作为关于乡村空间的主导话语,乡村政策是历时性的,是镶嵌于复杂的社会、政治情境中的,是充满复杂权力关系的。  目前国内已有的乡村性研究普遍将乡村性视作既存的事实,且在研究方法上过于依赖数学模型的建构,在这一研究路径下多是通过数据分析描述乡村发展的时空分异,为乡村开发政策提供合法性论证,但对政策话语本身的批判性分析却很少。本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视角,将乡村性看作是社会、政治建构的过程与产物,探究中国乡村性政策话语的特征以及该主流话语在美丽乡村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乡村空间的重塑机制。本研究采用话语分析和多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用于分析新型乡村政策于宏观层面上的乡村性政策建构,后者则关注地方层面上政策主导下的乡村性重塑:丹霞山在旅游开发和乡村开发背景下美丽乡村政策推动下“丹霞彩虹”项目和“丹霞仁家”农家乐,红海湾的乡村休闲广场建设。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有二手资料搜集、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笔者结合新型乡村政策—“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制定和中国农业、乡村政策的历时性变迁,来解析乡村在国家空间开发战略中被赋予的角色和定位。通过对核心政策文件、报道资料、典型模式、美丽乡村标识等文本资料中有关乡村性要素的提取和分析,笔者发现在表征层面上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策略化地建构出了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人地和谐、城乡一体的浪漫化乡村田园诗画。浪漫化的乡村想象往往掩盖着关于乡村开发的复杂权力关系。其后结合典型模式中三种主要的发展动力-第一产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乡村旅游开发和目前社会转型中乡村两极分化、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的对比以探宄政策主导下乡村开发中“谁受益,谁被边缘化”的问题。  政府不仅仅热衷于表征层面上乡村性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且通过政策的实施塑造乡村物质实体。探究政策主导下的乡村开发,对特定地方社会、政治情境中的政策项目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乡村政策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丹霞山乡村社区改造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汕尾红海湾的乡村休闲广场的建设为案例,来展示“政策建构的乡村”落地生根的具体情境和后续影响。在两个案例研究中,中央政府倡导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广东省政府对粤东、西、北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开发专项资金的投入,地方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是两地乡村开发建设的共同背景。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提供的乡村管治、开发政策工具是多元的、涉及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所谓乡村政策是指和乡村社会经济活动相关联的一系列政策的聚合体,包括农业政策、产业政策、文化教育政策等等。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政策体系在宏大的现代化语境下,都存在着一个基本的预设,即乡村性是落后的,是需要改造的。对这一霸权式话语逻辑的解构是我们辨识中国乡村转型和政策干预的核心要素。在对政策解读和实施中,地方政府具有相当的能动性,基于地方尺度上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情境采用了不同的乡村开发模式,促使乡村社区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的分析与论证,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以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代表的乡村政策体现了中国乡村政策由单一的农业政策向关注乡村多功能性的整合型乡村政策的转型。2,将乡村中国视为一个无差异的整体的乡村性政策话语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且在项目主导的政策实施模式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城乡间甚至乡村地区间的非均衡发展。3,在中国政治体制下,中央政府的乡村政策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话语框架和行动逻辑,在不同的地方乡村开发模式、路径背后往往存在着同样的乡村性逻辑。4,在地方复杂的社会、政治情境中,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再生产出混种化的乡村空间和主体性。5,乡村性话语体系是多元的、存在权力关系的,乡村性政策话语主导下的乡村开发在日常实践层面上会受到其他社会群体的挑战。  当今中国,乡村性话语研究是一个非常有增长性的研究话题,涉及乡村开发的政策理念、行动逻辑,有着强烈的反思意识和理论关照。当今中国的乡村开发领域,现代化开发模式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这这一模式的主导下,乡村中国出现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城市小区般的新乡村社区,农业企业开办的“家庭农场”,新型乡村休闲广场等等。这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一系列新生事物出现的背后存在者复杂的乡村性话语逻辑。
其他文献
书法装饰在岭南园林造园中相互辉映,彰显了各自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丰富了园林艺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文章以书法与园林的共通性为切入点,分析了书法装饰与岭南园林造
本文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浅水湖泊独特的生物-光学特性,弄清了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光学特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典型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经历了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之后所做出的明智选择。如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逐渐被认同并成为诊断区域与城市开
近10多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一种从互动到融合再到互补的关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
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通常与测绘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关,一方面测绘技术为地理空间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来源,另一方面地理空间应用也向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新的
农作物垄行播种是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种植模式,并推广到果园、苗圃等经济类作物。遥感由于具有非破坏性、大面积连续观测的特点,在作物长势监测、估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
旧城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加速和旧城改造的背景下,旧城社区不断分化,导致旧城存在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旧城社区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城市的可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珠三角城镇密集区的许多城市越来越受到资源紧张、环境压力的困扰。建设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密集区,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大珠三
学位
新课标要求中学教育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前沿学科,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一位音乐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创新教学模式、
CAN现场总线作为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技术,以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通讯速率高、维护成本低及其独特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