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虚构:路易-菲尔迪南·塞利纳的小说《茫茫黑夜漫游》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ionw47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是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作家。《茫茫黑夜漫游》是他的第一部小说,被普遍认为是法国乃至世界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作品。但因为塞利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一系列含有反犹太主义倾向的政论册子,使得他的名字一直徘徊在作家和反犹太主义者之间,许多评论也在他的双重角色上大做文章,而对其作品,特别是早期作品的文本分析却不多。而外界对该作家的认识也显得不足。本文旨在从文本出发,分析该小说中贯穿的真实和虚幻的成分,来揭示作品的文学意义。这部作品记述了主人公费尔迪南·巴达缪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陆续在欧、非、美三大洲的游历过程,既是一战及以后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社会(包括其殖民地)现实的真实反映,同时又渗透了作者许多想象的成分。大体而言,小说一般都是作者运用文学手法,将现实和幻想巧妙糅合而成的结果,以达到向读者展现某种观点或情感的目的。《茫茫黑夜漫游》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创新意义。现代战争、经济危机这些20世纪前半叶的重大事件使得人类的生存状态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塞利纳运用想象的手法,将生命、死亡、存在等人类最根本的哲学命题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考量,力图向人们揭示一个普遍真相: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都是被剥夺了一切的可怜生物;不管何时何地,生命都是一次穿行在黑夜里的漫游,在纷繁复杂的假象背后寻觅真实,直到死亡来临,有人得到了真相,有人至死未得,而对于那些连想象力都不具备的人,其麻木不仁更与牲畜无异。这种深度思考是在时代特征的引导下开展的,同时也和作者创新的语言风格密不可分。塞利纳是首位将通俗口语引入文学作品并作为主导叙述语言的法国作家,其对规范法语所代表的主流特权阶层的反抗意义可见一斑,并且用通俗口语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叙述的真实感,迫使我们去正视、去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命现实、死亡现实。可以说,语言是塞利纳用来揭露想象背后的真相的一件有力武器。本文从分析小说的整体结构出发,首先对时间、空间维度中的真实和虚构的成分一一进行剖析,继而探讨塞利纳如何运用想象手段去展开小说的一系列重要主题:旅行、黑夜、几个伦理道德范畴的问题,从而揭示生存的真相,最后对小说的另一大特点,即其语言风格作详细论述。塞利纳的写作风格在第一部小说《茫茫黑夜漫游》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语言运用也好,对哲学命题的思考也好,都在此后的几部作品中才慢慢得以成熟。但这部小说的标志性意义毋庸置疑,是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决裂的开始,因为它以最直接的笔触,对很多文学的基本问题,如文学与语言,文学与道德或当代道德的关系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探讨该小说的这一重要地位正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其他文献
美商利盟所推出Optra E312L激光打印机,采用67MHz的微处理器,在内存在配置上有6MB,最大可以扩充到66MHz.
近年来,英语学习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针对儿童的各类英语学习方法层出不穷。很多早教中心也引进了发达国家教授母语或者第二语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笔者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
近几年来,中国国内住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样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外学者们主要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对住房和住房制度进行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海口市教育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紧紧抓住市民高度关注的九年义务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体现在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旅游业的全球发展。红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浪潮中新兴的一种主题文化旅游产业。江西,作为红色中国的摇篮,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可圈可点,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
饶民太是湖北省的模范人物,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荆州地区行署顾问。他毕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忘我工作,
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玻璃动物园》是被广为研究的美国经典著作之一。多数批评侧重于以下两方面:首先:作为一部“回忆剧”,《玻璃动物园》向读者揭示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往往对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交流与宣传日益频繁,口译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出来。其中,交替口译在形形色色的政府间国际会议、对外宣传、国际商务交流和谈判、国际学术交
祭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自上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迷信活动而受到批判,同时也成为文化研究的禁区。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全国各地逐渐兴起了“祭祖热”。近几年,各
宋词,中华诗歌苑里的奇葩,堪与唐诗比肩。苏轼,宋朝最负盛名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政治家,开创了宋词的豪迈词风,留下了无数吟诵千古的名词。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无论是宋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