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的国际法问题——兼论中国的立场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能源的紧缺,核能的利用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因此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作为一种能源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青睐,这便使得核材料(主要是核废料)的国际贸易愈发频繁。而这种贸易多数要经过海运,而且往往采取秘密运输的方式。这一问题就牵涉到传统的航行自由与保护海洋环境以及人类生命安全利益的冲突、预警原则的适用、事前通知要求以及国家责任的承担等。特别是由于海上运输核材料的国家主要是日本,虽然其运输航线保密,但无疑在过去已经经过南中国海以及我国的台湾海峡。因此,我国应该对核材料秘密运输问题从国际法理论以及我国面临的潜在威胁出发,予以关注,并寻求保障核材料安全运输的合作方案。 本文除引言及结论外共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的危害性,并通过相关事件来证明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所引发的运输国与沿海国之间的冲突。 第二章主要分析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问题所引发的国际法问题,其中包括传统的航行自由原则与保护海洋环境和保障人类生命安全之间的利益冲突、预警原则在该问题上的适用、事前通知义务的必要等问题,从而阐明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的违法性。 第三章主要针对核材料海上秘密运输所存在的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几点可供思考的建议。 第四章主要针对日本秘密运输核材料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提出几点我国的应对之策,内容包括划定“特别敏感海域”、进行区域合作、加强台湾海峡两岸合作指定特殊航道等做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责任行政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的题中之义,有权力就意味着责任。行政权作为一种最直接涉及公民权益的公共权力,应当始终被置于负责任的法定状态下,否则,就会产生公共权力的滥用、行政机关的官僚作风、行政效率的低下和公民的权益易受侵害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责任行政就成为现代法治政府所应恪守的一大理念,成为推进我国依法进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责任行政作为研究对象,如能激起共鸣,或引起争论,即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主要采
在民主社会里,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应当知晓政府在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作。更为直白的说,这里隐含着一个假定,那就是政府行为必须透明公开。在中国,公民知情权问题并非
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合同关系中义务产生的依据是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除此之外,当事人之间没有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彼此不承担违约责任。19世纪后,随着诚实信用原则运用的日
爱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年)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著名理论家和实践活动家。伯恩施坦的人生历程是独特而复杂的,他一生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
代理制度自创建以来,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拓展民事活动空间,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民商事活动的繁荣发展以及确保市场主体法律权利能力的实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