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上海正处在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专家统计,目前我国文化消费量有3000—4000亿元人民币的结构性缺口。随着我国公民对公共文化需求的迅速上升,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广大公民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娱乐活动、出版物的阅读、广播影视服务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实现自身文化要得的愿望也更为迫切。这就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适时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来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因此研究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的趋势和规律,必将对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认为,虽然目前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已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供给能力相比以及广大市民日益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足。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进行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问题,而另一方面要从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本文主要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全面地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体制改革与流程再造,旨在解决困扰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根本问题,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建言献策。本文的研究立足实践,依据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理论,对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节主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归纳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第三章节根据上述的现状梳理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问题所在,并予以剖析。第四章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总结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的来自公共文化服务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考虑和推敲我们的公共文化政策的得失。第五章节在充分了解问题所在,又在充分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所有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和重建解决路径。